阴影
阴影 阴影
A18版:新闻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殡葬垄断鼓腰包 百姓心酸“死不起”
第五期读客广告
骨灰撒向大海 怀念长存心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7 年 4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上海组织集体海葬:
骨灰撒向大海 怀念长存心田
  胡静芬老人去世的时候已经89岁。她留下遗嘱:自己的骨灰寄存一年,然后和老伴儿的骨灰一同撒入大海。今年4月22日,胡静芬的儿子赵新海将参加上海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一次集体海葬活动,完成母亲的遗愿。

  统计显示,至今年3月底,上海已举办102次海葬,共有1.3万余人的骨灰撒海。不留骨灰,不占墓地,他们选择的是魂归大海。

  魂归大海,怀念长存

  家住上海静安区的赵新海说:“母亲之所以选择海葬,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子女着想。”他告诉记者,父亲在20年前就过世了,落葬在无锡。每年清明节,母亲总要和子女一同赶火车到无锡去扫墓。来回奔波一天,挤在扫墓大军的人潮中,母亲每次都感到疲惫。

  胡静芬多次对子女说:“跑来跑去很麻烦,实在没什么意思。悼念有多种方式,把纪念留在心里。”赵新海说,母亲看得很开,她从电视节目里知道上海有了海葬,就说:“撒在海水里干干净净,挺好的。”

  施梅蓉是上海人,去世时77岁。她生前曾在北京工作了几十年,最大愿望是死后将遗体捐献,但病危时捐献遗体要办理的手续她已不能完成。弥留之际,生前喜爱大海的老人说,丧事从简,把骨灰撒进黄浦江,就等于回家了。其儿媳刘人进说,因为黄浦江不能撒骨灰,所以最后就选择了海葬。

  在上海,骨灰撒海的地点位于长江入海口,这是经过严密论证、精确测量后确定的。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经理许国香介绍,骨灰撒入大海后,不会漂向其他海域,而是下沉至浅层海底,被长江入海口的松软泥土永远覆盖。

  从“节地”到“无地”

  上海开展海葬已有16年,“魂归大海”的人也越来越多。

  专家分析,一方面,祖先崇拜的思想正逐渐淡化,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观念更加务实,他们希望活着的时候能过得轻松愉快,死后也不愿意麻烦活着的亲人。

  另一方面,公墓用地紧张已成为大众的共识,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意义。胡静芬生前曾对儿女们说,现在上海土地紧张,市区买公墓难,公墓将来也可能会搬家,骨灰撒海,“不占地,不用搬家”。

  多年来研究殡葬文化的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介绍,近年来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在800万左右,每年约有7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变为公墓及坟场。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公墓如今已经“满员”,大多数公墓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困境。公墓侵蚀土地,白色的墓碑也是对景观的破坏。

  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经理许国香说,按照单穴不大于1.5平方米计算,上海1.37万海葬者就为国家节省2万多平方米的土地。

  乔宽元说,50多年前,我国开始实行火葬,这是殡葬改革的一大进步,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土地。但这种葬式还是保留了骨灰,并占用不少土地,“海葬代表的是‘无地’的葬式,应该是将来殡葬改革的一个趋势”。      

  保留人生精神和文化比保留骨灰更有意义

  赵新海说,母亲生前曾告诉子女:“我走后,你们要是想我了,就到黄浦江上撒一枝花,就足够了。”

  没有骨灰,没有墓地,如何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如今,总投资100多万元、占地1600平方米的“上海市骨灰海葬纪念苑”已在上海奉贤区滨海古园内落成。7000余位海葬者的名字被镌刻在石碑上。清明、冬至,人们可来此祭扫。滨海古园的经理赵晓虎介绍,今年从3月24日至4月1日,来纪念碑前祭奠的人有近5000名。

  “虽然不留骨灰,但人们依然可以保留逝者的人生文化。”在乔宽元看来,保留逝者的人生精神和文化远比保留骨灰更有意义。他强调,使用录像、书籍、照片等物质手段,都可以很好地纪念逝者。而许多怀念,可以长久地保存在内心深处。

  (据新华社上海4月5日专电)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