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标准一直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选择伴侣时更注重共性:同一种族,社会地位接近,男性比女性大2岁~5岁。这个标准既简单又明确。虽然灰姑娘总是梦想找到白马王子,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实在是凤毛麟角;虽然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也在垂涎年轻性感的女秘书,可这种结合通常为社会舆论所不容,而且一再证明“好景不长”。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代人的择偶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人们不再刻意追求伴侣与自己有许多共同点,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差异”。
与年龄相差较大的异性约会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社会地位与收入的“门当户对”,也不再被人们过分看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不同肤色的男女相知相识相恋,走进婚姻的殿堂,他们的孩子甚至能说三四种语言。
相对于四平八稳的共性,我更羡慕当代人在“差异”中游刃有余。幸福的婚姻建立在共性与差异性平衡的基础之上。伴侣间需要分享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平等、同情、抱负等,但适当的差异性也必不可少。它能给双方智力、感情以及身体上带来更多刺激,不断给良性关系注入新意与活力,并帮助彼此借对方来重新发现和完善自我。有差异性的良性关系是丰富、令人着迷的,更重要的是,它能令你们的爱情天长地久。
(马蒂·克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