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资料图片) |
|
护士无法替代亲人
俗话说:“一人生病,全家出动。”当患者生病时,家属必然去陪护。可是,患者的病好了,一些陪护家属却累趴下了。一些人提出,医院能不能为陪护家属提供休息室?家属能不能不来陪护,由医院护士来照顾患者呢?
“让护士来照顾我的亲人,我觉得有点不太方便!亲人生病,家属进行陪护,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如果我实在有事走不开,可以找护工来陪护一会儿。再说了,如果亲人生病住院了,家属不来陪护,这会让别人说闲话的,大家会认为这是一种不懂人情世故的行为,也会有人认为这是没有爱心的表现。还是自己来陪护吧,实在累了或者有事走不开了,可以找护士暂时替代一下。”西工区的李旭先生说。
医院有能力实行全程无亲属陪护吗?对此,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李黎说:“目前,医院的患者和护士配备比率为1∶0.4,也就是说,一名患者只配备了不到半名护士。从实际来看,让护士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暂时无法实现的。第一,护士基本都在超负荷工作,护士的工作量在成倍地增加,拖班、加班都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哪名护士可以按时下班,反倒成了一件不正常的事情。第二,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护理,却无法代替家属给患者带来亲情和温暖。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会产生紧张、焦灼、害怕等情绪,这时,家属的陪护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精神安慰剂。第三,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来讲,患者生病住院了,家属前来陪护是一种亲情的表现,如果不来陪护,会被周围的人不认可。
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护理部主任田红霞表示,一些市民提出让陪护亲属回家,护士归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些事是医院的护士所力不能及的。照顾好每一位患者是护士应尽的职责,但是,护士现在承担的护理任务是非常繁重的,鉴于目前护士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暂时无法实现全程无亲属陪护。
暂时难以设立陪护休息室
增设陪护休息室的提议在陪护人员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站在医院的角度来看,增设陪护休息室到底可行吗?是否会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副主任赵丽滨,她说,就该中心而言,有些患者是不需要家属陪护的,如该中心的新生儿科已经实现了护理人员全程陪护,由护理人员担负起孩子的生活护理;同时,为了方便居所离医院比较远的家属,该科也开设了几间家属休息室。但对于其他科室的患者来说,如年幼的孩子和临产的妇女等,亲属的陪护就非常需要了。赵丽滨说,尽管如此,她还是希望家属在陪护的时候,要合理分派任务,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出动”的现象,因为这样会给医生查房带来不便,也会引起患者的交叉感染。
如果设立陪护休息室,即使按每三张病床设一张陪护床、每四张陪护床占一间病房来计算的话,那就需要至少拿出30间病房来作为陪护休息室。由于目前医疗资源全线较为紧张,一些患者因为缺少病床位置已经无法住院,此时,如果要靠减少病房来增设陪护家属休息室,那就会引起住不上院的患者及其家属的强烈不满,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赵丽滨说:“我们提倡医院应该为病人和陪护家属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可就目前的条件来看,设立陪护休息室是不太现实的。”
此外,增设陪护休息室,肯定会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如果医院设立了陪护休息室,可能会收取相对低廉的费用,以用来支付陪护休息室的清洁、维护等费用。但是,收取多少费用才合适是一个比较难界定的问题。对于一个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家庭来说,他们不太可能选择陪护休息室。如果把陪护休息室完全免费开放,那医院的运营成本和投入的人力就更大了。
医疗投入有待增加
有些市民提出疑问:为什么医疗技术在进步,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陪护人员的休息室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医疗投入是不是应该有所增加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医疗技术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医疗行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医疗保险的发展也较为缓慢。据了解,2003年,卫生部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卫生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48.9%,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高达29.6%;在住院患者中,主动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为43.3%,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支付不起相关费用而提前出院的;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占全部贫困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在西部地区农村,62%的患者因为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
现在的确存在医疗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是,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像增设陪护休息室等人性化服务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