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档案
|
李 馨 |
李馨,河北省内邱县人,1926年6月出生,1945年9月入伍,1946年6月入党,1947年任九纵队25旅75团机炮连排长,1978年9月任14军41师副师长。他1945年在冀南地区参加战役和战斗十余次,1946年在山西参加正太战役、白晋战役,1947年参加安阳战役和豫西豫北地区战役与战斗20余次,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两广战役,1950年在云南昭通地区参加剿匪战斗30余次,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老兵住所
77200部队洛阳干休所。
老兵印象
虽已是年过八旬的鹤发老翁,但李馨身上的军人作风不减:言语干脆、简练。每讲完一次战斗经过,每回忆毕一段往事,老人便用力地一蹙眉、一抿嘴,挥手作结,不多言。
中国、河南、洛阳三幅地图占据了李馨家客厅的墙壁。老人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但以洛阳为坐标,用手一量,豫西大地的市镇乡村能被他辨认得分毫不差。“60年前,这都是我们用脚量出来的!”老人口气坚决。
老兵讲述
|
年轻时的李馨 |
“把战争引向蒋管区!”1947年8月,在毛泽东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时任9纵队25旅75团机炮连排长的李馨随部队南进,由济源渡过黄河,进入孟津。
渡河之前,曾担任连队文书的李馨是个“爱打仗的秀才”:一有战斗,他便把装着连队文字资料的挎包托付给连支部书记,自己拎枪上阵。渡河后,李馨被上级任命为机炮连的排长,能够“名正言顺”地参加一线战斗了。
孟津、新安、宜阳、伊川、汝阳、嵩县、栾川……部队四处转战,以“牵牛战术”拖垮、歼灭洛阳城外围之敌。时至秋冬,身处伏牛山区的部队缺衣少食,而黄河被国民党军队控制,后方物资难以抵达。大家开动脑筋,用草灰等物给布料上色,手巧的战士帮着剪裁、缝制,做出一套套军装。
物资虽匮乏,部队却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1947年12月,75团奉命攻打伊川县城。伊川县城城高墙厚,城外壕沟又深,敌人设在城垛子上的火力很猛,步兵攻坚困难很大。炮兵排长李馨与战士们一起携迫击炮逼近城墙,力图压制对方火力,配合步兵架梯上墙。
为取得更大更精准的打击效果,战士们将炮推进至距城墙正面约50米处,打平射炮。果然,接连几发炮弹准确地砸在了城墙上,其中一发呼啸着钻进了城垛间,敌人的一个火力点立马哑了。
这时,敌人设在城墙侧面的一挺机关枪开始向李馨处扫射。“胳膊一颤,也不疼,感觉像被石块砸了一下。”原来,一发机枪子弹射中李馨左肘处,穿透伤。攻下了县城,在伤口的孔洞处填上纱布,再加以包扎,李馨继续随军挺进。
“我们心里都有一股劲,负伤也不愿下火线。”李馨说。1947年年关,嵩县东南邻近宝丰处一乡公所被匪兵包围。情况危急,75团奉命驰援。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后,大年初一清晨,部队到达乡公所,并将匪兵赶到4公里外的一处寨子。上午10时,200余名匪兵突然冲出寨门,向我军进攻。战斗中,李馨右额中弹。擦干了血,他与战士们一起全歼匪兵,取得了大胜。
接下来,连续4天的行军让他几乎遗忘了自己的伤。4天后,卫生员检查发现,一颗子弹仍留在李馨的前额皮下!趁着部队中午休息,卫生员将子弹取了出来。战友们笑他反应慢,卫生员也说:“咱们的同志,真都是钢铸铁打的!”
“我说那几天怎么有点儿头晕,取出子弹当天下午走得更轻快了!”回忆往事,李馨老人笑道。
伊川、宜阳、嵩县、登封……部队马不停蹄,几攻几克,有力打击了洛阳外围敌人,为解放洛阳城打下基础。1948年3月,解放洛阳的攻坚战开始,李馨又随部队在渑池、新安等地担任打援任务,以防西安、渭南、潼关胡宗南部之敌,最终和兄弟部队一起看到了洛阳城的胜利解放。
(记者 陈曦/文 张光辉/图)
为纪念洛阳解放6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为再造一个新洛阳而拼搏,本报特推出《洛阳解放60周年·老兵档案》栏目,敬请关注。如果您是一名曾经亲历洛阳解放战役的老兵,或者您的身边有这样的老兵,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66778866、1393796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