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7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火炮发威 部队攻下洛阳城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纪念洛阳解放六十周年”系列
火炮发威 部队攻下洛阳城
记者 杨海彤 实习生 焦琳
  讲述人:王怀道,60岁,上世纪70年代在台州服役期间,曾在《红台州报》工作。1973年,他采访了时任某部副团长、曾参与解放洛阳战役的炮兵英雄汪思九。作为接受采访的条件,汪思九要求王怀道回到洛阳后,每年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王怀道信守了诺言,并由此换回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参加解放洛阳战役时,汪思九18岁,在隶属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的陈士榘、唐亮兵团三纵8师23团炮兵营任排长。回忆起解放洛阳的前前后后,汪思九思绪万千。

  急行军中,部队还在忙备战

  1948年2月底到3月初,汪思九所属的部队在郾城一带休整,为解放洛阳做准备。休整期间,通过“三忆三查”整军活动,部队的求战情绪高涨,特别是听说要解放赫赫有名的古都洛阳,大家的请战书、决心书多得如雪片一样。

  3月4日,汪思九所属的部队从襄城县出发,开赴洛阳。那年的雨特别多,一路上,大家的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衣服都没有干的时候。即使这样,大家也坚持边行军边背诵炮火操作要领:“协同作战,及时跟进,快速展开,争分夺秒,首发命中,二发奏效,及时换位,免得挨炮……”

  同时,在行军途中,大家一直在考虑战斗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如指挥员如果负伤牺牲,谁顶替指挥位置;炮手出现伤亡,应该由谁顶替等,以保证“人倒炮不倒”。

  战前动员,“打下洛阳看牡丹”

  3月9日下午,部队渡过伊河,来到一个叫鬼脸凹的小村子,进行短暂休整,准备过洛河。为加强炮兵的力量,上级为每门炮临时增加了步兵战士。

  分给汪思九炮位的是一个叫刘宝富的小伙子,山东菏泽人,个子不高,年龄又小,大家都叫他“小山东”。“小山东”的爷爷、父亲都是花匠,他对汪思九说:“洛阳牡丹可有名了,那是花王,现在都快开了,这些天,我做梦都能梦到它。打下洛阳,我们就能看到牡丹花了。”

  汪思九拍拍“小山东”的肩膀说:“没问题,等打下洛阳后,一定让你看个够。”

  就这样,“打下洛阳看牡丹”成了他们的战前动员口号。

  战斗开始,炮弹就像长了眼

  9日晚,部队渡过洛河,战斗随即展开。由于事先侦察细致,进攻发起突然,战斗一开始,部队就顺利地清除了东门外围的敌军工事,并保证了民房、桥梁等设施不被破坏,为总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日夜,在总攻开始前,汪思九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将大炮推进到了距敌最近的低洼地带。当时,部队的各种炮火大都是缴获国民党军的,既有火箭筒、步兵炮、战防炮、小山炮等轻便的小口径、近射程火炮,也有60炮、85炮、榴弹炮、野战炮等威力大、射程远的阵地炮,所以要求炮兵必须是全才。当时,指挥员对大家的要求是打破常规,分工包干,各炮选准打击目标瞄准,迫近射击,务必做到一炮命中,两炮奏效;对集群逃窜、反攻之敌,要从前后左右中全方位进行打击。

  由于距敌很近,又连续下雨,战士们数天没有喝到一口热水,都是饿了吃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喝雨水。在寒冷的夜晚,大家将腰带勒了又勒,等待着总攻的开始。

  11日19时整,天空中终于升起了大家盼望已久的总攻信号弹。几乎在信号弹升空的同时,各种炮火从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东北五个方向同时开火。一时间,敌人的工事、碉堡、火力点土崩瓦解,整个洛阳城的上空变得通红。

  当时在炮兵中流传着一句话:“总攻开始,大炮过瘾”,大家越打越猛,恨不得将所有的炮弹统统打出去。趁着炮火烟雾的掩护,23团突击营(后来被命名为洛阳营)从东门冲进了洛阳城。汪思九他们也没有闲着,而是带着火箭筒、步兵炮、战防炮等轻便炮火,也冲进了洛阳城。在城内,当步兵在敌人的碉堡、暗堡等火力点受阻时,就该他们这些炮兵显威风了。

  战友牺牲,留下一个大遗憾

  东门被突破后,突击队随即向各个方向猛冲猛打。当时的情形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大威力炮火失去了作用,轻便炮火成了主角。

  当时,汪思九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伙地抱着炮筒,搬着炮座、炮弹在各条街道寻找攻击目标。汪思九跟着一部分步兵沿东大街向西攻击,“小山东”一直跟在身边,和他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一个十字街口,部队遇到了一个火力很猛的中心碉堡,进攻受阻。汪思九匍匐前进到一段断墙后,准备用战防炮打掉这个地堡。突然,他身后的“小山东”喊了一声“敌人”,随即伴着一声枪响,“小山东”倒在了他的身上。汪思九转身一看,一个端着步枪的敌人正向他逼近,来不及多想,他抡起手中几十斤重的炮筒砸了过去,对方没来得及开枪,脑袋就被砸开花了。

  汪思九托起胸部血流如注的战友,一边掏急救包,一边大声叫着:“‘小山东’,坚持住!”

  “小山东”断断续续地说:“排长,别管我了,打吧。拿下洛阳,咱们就可以看牡丹了……”话没说完,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小山东”的牺牲激怒了汪思九。他把炮筒靠在路边的电线杆上,用青石台阶作后盾,连续向十字街的中心碉堡射出六发炮弹,终于将这个地堡送到了天上。

  当时,汪思九有个心愿,想等打下洛阳城后,找一大束洛阳牡丹放在“小山东”的遗体旁边,让他好好看看。但是,那次是第一次解放洛阳,他们攻下洛阳之后,很快就撤了出来,安葬烈士的事宜交给了地方上的同志……这个心愿没有机会实现,成了汪思九心中最大的遗憾。

  摧毁敌军,那次炮击真过瘾

  从11日19时发起总攻到12日黄昏,曾被国民党吹嘘为“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在我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已土崩瓦解。国民党军206师师长邱行湘带着残部及“敢死队”,退守到位于城西北角原洛阳中学处的核心工事,进行最后的抵抗。

  此时,汪思九所在的三纵8师炮兵部队收获颇丰。攻城前,他们一个师所有的炮加起来也不过30多门,而且有些还不配套,不能完全发挥威力,炮弹供应也不足。在随步兵向城里进攻的时候,他们几乎是打着夺着,打完再夺,反正守城的国民党军有充足的弹药供给。

  在攻打敌军核心阵地时,汪思九他们在距敌军阵地约百米处发现了十多门美制大炮,地上堆放着大量的炮弹,还有几个敌炮兵吓傻了一样,呆立在大炮前面。汪思九马上带人过去接管了这些大炮。

  可是,战士不太会用这种美制大炮,汪思九灵机一动,向几个国民党兵命令道:“愣着干啥?快,调整炮位,对准核心工事。”“是,长官!”几个国民党兵像是从惊吓中醒来了一样,慌慌张张地调整着炮位。旁边的解放军炮兵“比葫芦画瓢”,很快就将这十多门大炮的炮位调整好了。随后,汪思九又命令国民党兵示范使用要领,很快,我们的炮兵就在火线上掌握了这些大炮的使用方法。

  对核心工事的总攻开始后,这几个国民党兵已成了我军的炮火填充手。由于炮弹充足,汪思九他们打起来一点顾虑也没有,可着劲儿地将炮弹倾泻在敌人的核心工事上。与此同时,各参战部队的炮兵也将炮弹统统砸向敌人的核心工事,一时间,百米见方的敌核心工事上落的炮弹像雨点一样。

  炮击进行了足足两个小时,敌人核心工事被摧毁,被炸得晕头转向的敌守军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就连守敌的最高指挥官、多次公开表示“不成功就成仁”的206师师长邱行湘也做了俘虏。

  “用敌人的大炮、敌人的炮弹、敌人的人打敌人,这次炮击真过瘾呀!”提起那次炮击,汪思九常这样说。

  打下洛阳,饿着肚子守军纪

  打下洛阳城之后,部队一边清扫战场,一边派小部队协助地方政府维持治安,汪思九他们排就住在东大街一家柿饼店里。

  这是一家叫合盛栈的柿饼店,店主为躲避战火已不知去向。汪思九他们住进来时,柿饼店门大开着,地上到处都是散发着诱人甜味的大柿饼。汪思九让大家把所有散落的柿饼统统捡起来,放入存柿饼的大缸里。

  几天来的战斗太紧张,大家没好好吃过一顿饱饭,都觉得饿得不行。许多人在捡柿饼时都流下了口水,肚子也跟着“咕咕”地叫了起来。但是,进洛阳城前部队刚进行了整军运动,大家纷纷表示坚决遵守群众纪律。汪思九要求各班展开竞赛,看哪个班表现得最好。

  战士们饥饿难忍,面对散发着甜味的大柿饼,肠胃倍受折磨。有个班为了摆脱这种煎熬,全体搬出柿饼店,住到了院子里。后来,各班竞相效仿,都搬到院子里住。大家说:“冷点儿没事,面对柿饼挨饿太难受,万一忍不住就坏了。”

  第二天黎明,店主回来打探消息,看到屋里的柿饼摆放得整整齐齐,院里的解放军席地而卧,非常不安。他拿出柿饼往大家的手里塞,但没有一个战士去接。等汪思九他们离开时,店主还感动得一个劲儿地抹眼泪呢。

  今年是洛阳解放60周年,如果您是这一事件的亲历者,至今仍对这一时期某方面的事情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请您拨打13837962022或62879110联系我们,讲述激情往事,我们随时洗耳恭听。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