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创意——李白头像艺术。 |
|
史上最大李白头像完美显现,从播种到出苗、历时半年多的史上最大李白头像近日在“诗仙”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的一块田野上逐渐清晰起来,黄澄澄的油菜花与翠绿色的麦苗令巨大的李白头像及“千年李白回归大地”8个大字完美显现。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曾在四川江油度过其少年时代,至今该地每年都会举办活动纪念他。此次活动的策划者称,他们将以“李白一张脸 占地八百亩”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此项“大地行为艺术”已投资11万元
你可曾见过占地800亩、由油菜和麦苗“拼”出来的李白头像?23日,在江油市太平镇小匡山下,记者看到在一片黄色的油菜“花海”中显现出一个巨大的绿色李白头像和“千年李白回归大地”8个大字,甚是壮观。
据悉,该景观号称“大地行为艺术”,由一家文化公司策划,从去年9月开始打造,耗资11万元,由上百户农家种植,根据植物生长期可以持续半个月到1个月。
800亩油菜小麦“种”出李白头像
“难怪当年李白要在这里读书!这里的风光真是太美了!”23日,记者刚登上小匡山便听到不少游客发出这样的感叹。
随着当地油菜花的盛开和麦苗的茁壮成长,占地800亩的“千年李白回归大地”巨幅图案已十分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除了“千年李白回归大地”8个巨大的绿字,李白头像的轮廓甚至头发、胡须、眼睛等都清晰可见,黄绿相间,色彩鲜明,让人感觉春意盎然。一位来自成都的杨先生看了由读书台村上百户村民“种”出来的李白头像后感叹道:“真是太神奇了!他们不仅‘种’出了‘诗仙’李白的头像,更‘种’出了李白的神韵。”
读书台的管理人员何文坤就是当地的村民,他在小匡山顶已经呆了6年多。据他介绍,1300多年前,“诗仙”李白在此潜心攻读,这个地方因此得名读书台村。登上李白读书台所在的小匡山眺望,河畔村子里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江油市的景致也一览无余。因此,每年春天,来此爬山郊游的人络绎不绝。
“种”李白“种”出了经验
读书台村第三村民组组长王少雄说:“自去年9月耕种任务全面铺开以来,我们就盼着李白头像赶快显出轮廓,好让来我们这儿的人们也瞧瞧读书台村的风光是绝美的,都是我们一粒粒种下去才形成的。”
待油菜花开时以大自然的“画笔”绘出惊世的传奇“画作”,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少雄介绍,去年9月,当地村民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就开始忙着标号、放线了。李白头像和相关文字按比例放大后,先在收割了水稻的平原上用石灰划线,之后再密密插上旗子,村民依照图案要求,在“千年李白回归大地”的文字和李白头像中的头发、衣领、胡子以及头像轮廓部分种上麦子,其余部分种上油菜。仅划线的石灰就用了1吨。为防止线条模糊,小麦和油菜全部使用免耕技术种植。
另外,为确保李白头像能成功种出,文化策划公司和当地农户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一旦发现有死苗的地方,及时补种;发现生长不匀的地方,及时追肥;发现病虫害,全力扑灭。因此,才有了眼下这幅受游客称道的风情画卷。
耗资11万元图个啥?
“他们这是图什么?图好看吗?可再好看,也就油菜花开时的半个月好看,小麦油菜一收割,就啥都没有了。”惊叹于眼前壮丽景观的同时,不少游客提出疑问。
对此,策划该活动的文化公司负责人邱光却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说,此项“大地行为艺术”虽然前期投入已超过11万元,但如果可以作为拉动当地旅游的一个着力点,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就是想在风景最好看的这半个月里,把省内外的游客吸引过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读书台,知道这里是李白当年苦读的地方。我们打算在这里连‘种’3年李白头像,把读书台的旅游资源真正推介出去。旅游开发后,再大力发展农家乐,最终获益的是当地村民”。
这一创意源于该文化公司总策划罗建国。他说起2004年国庆节期间的一次旅游经历:年过半百的他一直是李白诗歌的爱好者,从事策划工作多年,趁着假期慕名登上了小匡山读书台,拜谒李白当年的苦读之处。美轮美奂的景点无人问津让罗建国深感遗憾,于是他萌发了在麦子地里种李白头像的念头。
罗建国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头,随之而来的是当地农民、整个江油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前景,我们自身也会因此在品牌上有个极大的提升。”
眼下读书台村确实热闹起来,前所未有,喜笑颜开的村民们也开始盘算着新一年的耕种计划。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