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没有抓鱼欢”,这是在黄河岸边流行的一句俗话。每当餐桌上有鱼吃的时候,这句俗语常常会像一只钓鱼的浮漂,蓦然浮上我的心头,令我回想起儿时在家乡小河中抓鱼时的欢乐情景。
儿时,家乡的小河河水清澈,是各种鱼的天堂,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在八九岁的时候,我不但学会了在小河中“扑通扑通”狗刨式地游泳,还学会了三种独特的抓鱼方法。
方法之一,猪鬃卡鱼。工具很简单,一段一寸多长的猪鬃,一根一尺来长的马尾,一节高粱秆做的浮漂,一只竹篾簸箕。马尾的一头系在猪鬃中间,另一头系着高粱秆浮子。将猪鬃的两端弯成鸡嘴形,安上一只小虾,或者一段蚯蚓,扔进水深齐腰、水流平缓的河段引诱鱼儿。鱼儿游来咬食了鱼饵,猪鬃便会在瞬间像弹簧似的弹直,卡住鱼儿的嘴巴。等候在岸边的孩子们提着竹篾簸箕跳下河去,追上一沉一浮的高粱秆浮漂,将簸箕口朝下插进水中,舀起被猪鬃卡住的鱼儿。
方法之二,草网裹鱼。这种方法一个人操作不了,必须约上一两个喜欢抓鱼的伙伴共同操作。小河两岸都是稻田,农民收割时留下的稻草成垛成垛地堆在放干了水的稻田里或者河边的树叉上。我和小伙伴就地取材,趁无人看守,从草垛里拔出一些干稻草,绞缠成一道数米长的草网,中间蓬松,有一抱多粗,两头拧紧成草绳。一人握住草网的一头,牵着草网,在齐大腿深的小河里拉着走,拉一段就兜向岸边。被兜住的鱼儿最终被裹进草网中动弹不得,全部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方法之三,围堰抓鱼。用这种方法抓鱼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大工程,必须约上几个人一起动手才行。选一处较宽阔和低洼的河滩,先用石块和河沙垒起一道口袋状的围堰,再用石块拦腰截断河水,河水上涨,流进了围堰之中。然后一人折一根树枝,跑到上游一二里处,一齐下河,排成一排,蹦蹦跳跳、大呼小叫地朝下游走,挥起树枝拍打水面,将鱼儿驱赶进围堰之中,然后拆掉拦河的石块。上涨的河水瞬间回落,露出了鹅卵石和河沙的围堰中,到处是白花花的鱼儿在跳跃。
吃鱼,是物质享受;抓鱼,是精神享受。现在的城里孩子不会缺鱼吃,但却享受不到在清澈的小河中抓鱼的欢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