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帕金森病依然无法治愈,但如果患者能及时寻求正规治疗,并且能豁达地对待疾病、乐观地面对生活,不仅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程,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寿命。”河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育德鼓励帕金森病患者勇敢面对疾病。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随着中国日益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目前帕金森病病人高达170万。张育德介绍,帕金森病主要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
帕金森病误诊多
张育德说,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一般起病年龄在55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199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55岁以上的人口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3%,65岁以上的人口患病率为2.1%。据专家预测,未来25年内,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将由2005年的199万发展到2030年的494万,这必将给社会增加很大的经济负担。
张育德表示,随着帕金森病患者急剧增加,人们的防治误区问题日益突出。“很多老年人出现身体发僵、走路时手臂不摆动,往往会误以为这是正常的老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误以为是脑血管病、颈椎病,等到确诊的时候,症状往往已经很严重了。”
人老手抖要警惕
“从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动作中就可以看出帕金森病的征兆。”张育德介绍,初期患者多表现为一侧手脚不受控制地震颤、肌肉僵硬、动作缓慢、面部缺乏表情等。“经常出现一只手不由自主地做搓丸动作,好像手上放了两个乒乓球一样。”到了中期,症状由身体一侧发展到两侧,双脚拖地步行、走路失去平衡容易摔倒等较为多见。晚期患者则逐渐失去自我照顾能力,甚至说话、吞咽都很困难。
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马聪敏表示,其实现在社会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已经大大加深了。“很多人发现自己手颤,上网一查,发现可能患了帕金森病,就来医院就诊了。”马聪敏说,很多人经过检查就可以排除是帕金森病,这样对患者来讲也了却了一块心病。但是,如果被诊断为帕金森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早治疗。
和病人多聊聊天
2007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做的调查显示,在随机抽查的108名帕金森病患者中,高达65%的患者有轻度以上抑郁症状,21%的患者抑郁更是达到中度以上。大部分患者不仅缺乏相应的治疗知识,也不了解如何进行康复锻炼,更不清楚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和相关方法。
张育德说,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只注重药物治疗,忽视心理调节,这样治疗的效果并不好。因此,医生和家属要帮助帕金森病患者乐观地面对疾病和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战胜疾病。家属要和患者保持亲密的交流,帮助患者逃出心理阴影。“不要放在一边不管,经常和患者说话、聊天,让他保持一个好心情。”
“瘦”身是个坏征兆
马聪敏提醒说,帕金森病患者常常出现明显体重下降,很多患者骨瘦如柴,这可能是由恶心、食欲不振、咀嚼吞咽困难等合并症引起食物摄入减少所造成。明显体重下降的不良后果是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应对患者及时补充有营养的食物。
再就是要注意饮食安全,以防误吸引起肺部感染。出现吞咽困难的帕金森病晚期病人,应该改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对于卧床病人要注意定时为其翻身拍背和做好大、小便的清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