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5版:文化·搜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鬼吹灯》落幕
影片误导观众歪曲历史?
李安筹拍
喜剧《小游戏》
李春波《小芳》
将搬上荧幕
荧屏鉴宝类节目亟盼打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4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专家成“托儿” 赝品变珍宝
荧屏鉴宝类节目亟盼打假
  这幅《牧牛图》曾在某鉴宝节目中被现场专家估价25万元,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画为赝品。
  目前内地鉴宝电视节目数量激增,上海SMG艺术文化频道《文物博览》推出后也引发专业人士的热烈讨论。在日前举行的该节目研讨会上,专家指出现在某些鉴宝节目在观众中反响热烈,在业内却是骂声一片,甚至有些节目请到的专家竟然也是“伪”的,成了推销赝品的“托儿”。

  鉴宝类栏目要“严打”

  明星主持、竞猜价格、辨别真假,成为现在众多鉴宝类节目的三大收视噱头。正因为此,鉴宝类节目也逐渐走向程式化和娱乐化。

  把假古董说成是真的,恶意炒作市场价格等现象在鉴宝节目中层出不穷。一位文物鉴定专家表示,曾有一家电视台的收藏节目请他去做嘉宾,去之前告诉他,到了那里估价时必须得说11万元,但是该专家在看了东西之后,认为最多只值三四万,于是一口回绝,之后该节目就再也没有找过他。

  但是,参与节目的观众对于如此操作并不知情,由此而后患无穷。一家大型拍卖公司的负责人就表示,有人曾带着电视台出具了证书的“宝贝”,要求按节目中专家给出的估价拍出去。但是,经过该拍卖行专家鉴定,“宝贝”根本就是赝品。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表示,现在某些鉴宝节目在观众中反响热烈,在业内却是骂声一片,“最近某档上星鉴宝节目搞的内蒙古专场,引发无知观众的挖宝热,这对文物保护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我建议这类节目应该全部停播,给那些真正的收藏家和观众一个干净的荧屏空间” 。

  抵制荧屏“伪专家”

  文物内涵博大精深,一般人难辨真伪,理所当然求助专家。然而,令人们发蒙的是,如今有些节目请来的专家竟然也是“伪”的,成了推销赝品的“托儿”。艺术评论家谢春彦指出,一些“鉴宝”类电视节目受收视率驱使,只说文物价值,不炒市场价格的节目很少。而一些声誉卓著、著作等身的行家见钱眼开,把这些行家请到电视荧屏上,更容易误导观众。

  某鉴宝节目曾出现过一幅吴作人的《牧牛图》,专家现场鉴定为真迹,估价25万元,但吴作人的妻子、女婿和一些著名书画家均认为该画是伪作,此事在收藏界引起巨大反响。对此,陈克伦表示:“上博绝不允许馆员去当这样的文物贩子,谁参加这类节目,谁就离开博物馆。”    

  (据《西安晚报》)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