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近30人将赴江苏寻亲
广告
寻亲路上,请不要轻易说“放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4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寻亲长达5年、去年终获成功的市民刘玉琴想告诉那些“同病相怜”的兄弟姐妹——
寻亲路上,请不要轻易说“放弃”
记者 李喆
  毫无线索或只有一丁点儿线索,要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份本应属于自己的亲情,这看起来似乎比大海捞针还难。为此,一些打算寻亲或寻亲多年的人放弃了自己的信念。作为曾经的“寻亲大军”中的一员,寻亲长达5年、去年终获成功的市民刘玉琴想把心里话说给那些“同病相怜”的兄弟姐妹:寻亲路上,请不要轻易说“放弃”。

  网络为寻亲打开光明之门

  刘玉琴今年45岁,家住涧西区。小时候,养父的一些同事总是喜欢和刘玉琴开玩笑:“你去看看你爸的抽屉里,是不是藏着什么不想让你看到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玉琴似乎明白了什么。只是当她把“我是不是你们从上海抱来的”这个问题抛给养父母时,两位老人总会把话题移开。直到有一天,大她9岁的姐姐证实了这个风传已久的消息。

  即便如此,两位老人的悉心关照,让刘玉琴丝毫感觉不到自己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位老人的相继去世,让悲痛不已的刘玉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单和失落。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是谁?自己的兄弟姐妹身在何方?几年前,她产生了自己去探明一切的念头。

  刘玉琴的想法得到丈夫和儿子的支持。于是,几年来刘玉琴和她丈夫积极参加在南方一些城市举办的寻亲大会等活动。然而,四处奔波,换来的只有一次次的失望和感叹。面对诸多困难,刘玉琴没有放弃,仍然通过各种途径寻觅着。为此,她学会了上网,并在国内一些较大的网站上发布了自己的照片等资料。这种努力,为原本前景昏暗的寻亲道路打开一道光明之门。

  去年6月13日,一个电话从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打到刘玉琴家中。对方在寻找自己的小妹时,在一家寻亲网站上看到刘玉琴的资料,发现她很像自己的母亲。随后,刘玉琴在对方的恳求下,到网吧与对方进行视频聊天。聊天结束后,她的“外甥”给她发来短信:“姨妈,你来扬州吧,我们全家都希望你赶快过来呢!”

  这过于“直白”的称呼,让刘玉琴登上去往扬州的火车。

  扬州寻亲终获成功

  那天的火车晚点了将近两个小时。可当刘玉琴和爱人走下火车时,他们惊奇地发现,除了“母亲”之外,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在站台上等候他们的到来,就连即将分娩的“侄媳妇”也不例外。后来,刘玉琴得知,那天他们提前进站,足足等了有3个钟头!

  到“家”后,想象中的“母女相认抱头痛哭”的场景没有出现:等候在门口的老人只是拉着她的手说了句“乖,你回来了”,便转身进屋。

  第二天,在做完DNA鉴定后,刘玉琴便和爱人踏上返程的火车,在家等待鉴定结果。10多天后的一个下午,一切想法变成现实。“妹妹,你什么时候再过来呀?”电话接通后,大哥这样说。没有人去提鉴定的事儿,但刘玉琴对结果已是心知肚明。

  再次来到扬州的刘玉琴,已然真正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分子。3个哥哥和唯一的姐姐请来所有能请来的近亲,用4桌丰盛的宴席迎接刘玉琴的“回归”。相对其他人的热情,这个家庭的家长、原本应该最为激动的老母亲还是显得那么平静。直到一天晚上,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母亲像抱着个孩子那样,抱住刘玉琴左看右看。“她是个心态平和的人。我父亲很早就不在了,这个家一直就由母亲独立支撑着。”回想起那个晚上,刘玉琴摇了摇头,“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觉得愧对于我。那天晚上,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觉得,我们娘俩这辈子的遗憾,就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了。”

  寻亲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讲述自己长达5年的寻亲故事时,刘玉琴显得非常淡然,如同她在讲述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一般。她解释说:“和我一起寻亲的兄弟姐妹还有很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数至今仍然在努力寻找着。另外,你不觉得寻找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吗?”

  刘玉琴觉得,自己寻亲成功,可说的“绝招”只有一个,就是要保持正常的心态:“不要对每一次寻找抱过高的期望。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当然,我们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希望——哪怕只有1%的可能,我们也要去试一试,或许这一次你就能成功。”

  鉴于自己寻亲成功的情况,刘玉琴还特意提到了互联网:“像我们这么大的人,很多人不会上网。其实,在网上发个信息很方便——我们都是有工作的人,不可能去参加每一次活动。现在江浙一带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在网上寻找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家不妨在这里也花点工夫。”

  对于这次即将出发的兄弟姐妹,刘玉琴送出了自己的祝福:“往前走一小步,或许原本昏暗的前景就会变得光明。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去,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亲情。”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