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主课”随意“占地盘”,“副课”成了“唐僧肉”,我市部分小学六年级占课现象严重,体音美等课程更多地留在了课程表上。
——本报4月30日6版报道
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设置计划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增减科目和课时,但仍然有一些学校或老师 “顶风而行”,或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或“主课”老师抢占“副课”课时,这就不能不探究一下其背后的原因了。
从表面上来看,是“主课”与“副课”的课时之争,实则反映了部分学校和家长教育理念存在误区。一些学校过于强调“主课”,把“主课”的成绩作为招生的重要考核指标,以“主课”的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素质高低的标准,尽可能地多招成绩好的学生,甚至还会提前教授部分初中课程,其出发点无外乎使本校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提高“升学率”,但此举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好处。“高分低能”现象便是一味追求成绩、忽视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口头禅至今仍是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准则。所谓的“主课”,确实在中考甚至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但以此忽视音乐、美术、体育等“副课”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人格等内在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讨厌上体育课,还有一些孩子对音乐、美术等课程感到厌烦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教育不均衡产生的一种不良后果。
无论是“主课”还是“副课”,都是学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厚此薄彼。树木成长需要阳光、水分、养分,同样道理,教育学生也要统筹兼顾,综合培养。我们的教育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是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率”。要改变这种“占课”现象,就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各方面素质及潜能发展这一核心,做到“主副兼顾、学有专长、突出能力”,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多方面得到发展,让学生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李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