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待,只为你的一句承诺……
插图:清荷雨露 | |
不经意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信”变成了“发短信”,“写字”变成了“敲键盘”,“聊天”变成了“QQ聊”……变化来得迅猛而有力,我们甚至来不及思索,就被这股力量所裹挟,顺应了这种变化。如今,有人呼吁——
发帖人:开花的树
浏览量:1432
你还写信吗?你还翻读旧信吗?你认为千百年来的“书信往来”传统,在当今这个网络化时代会逐步消亡吗?
A派观点:作为最诚恳的情感交流方式
书信不会消亡
天冷心更冷:“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上个世纪,歌手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唱响大江南北,曾经让多少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内心揪痛,热泪盈眶,我相信,在网络时代,仍然需要这种感动,作为最诚恳的情感交流方式,“书信往来”不会消亡。
观察员:我20年前当兵时来往的书信都还保留着,没事的时候搬出来看看,就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纯情的年代。传统的书信表达方式,可能稍微有点麻烦,需要构思、写信、叠信(方法有很多种)、装信、粘口、邮寄等过程,但恰恰这些细小的过程,渗透了寄信人的情感。
菩提树:应该存在,而且还应该发扬。手写书信,每个人的字体不一样,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作为练习书法的一种方式,把中国的书法发扬。网络信件,容易让人忘记如何写字。
好人好梦:“书信往来”这个传统在如今的网络化时代还是会存在的。个人感觉写信的过程也是练习写作、练习书法、锻炼大脑的过程。想起来新兵连那时候,天天都盼着来信。每当收到一封信,那种感觉真是无法形容,往往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认认真真地写回信。如今写信是越来越少了,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即可送上问候,表达情感,很直接,但总感觉缺少了点儿什么。现在还是要坚持练字的,这可是一个人的门面,可不能丢啊!
梦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年代的家书报平安,是身在异乡的人的最大慰藉。高科技时代,电话联系、短信祝福、网上发信,虽然快捷、方便,却感觉没有那种深深思念和身在异乡用书信来传递亲情和友情的迫切心情。“书信往来”的方式我觉得应该保留下来,既能抒发心中的情感,又能让亲人和朋友感受到你对他们深深的眷恋与思念。
夜里的火车:通过一枚小小的邮票,信件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彼此收到信的感觉真好。读大学的那几年,我时常给家里写信,汇报我的大学生活,虽然父母不太识字,但是通过邻居代读,父母有着特殊的自豪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还会传染,邻居家的孩子上大学后,也时常给父母写信。
B派观点: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书信往来”必定走向消亡
肉色丝袜:时代发展的脚步,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和逆转的。眼下,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电话和网络已经成为大众的主要通讯工具和交流方式,人们大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与亲友实现语言交流甚至视觉沟通,这种沟通的直观性和时效性显然是“书信往来”所无法比拟的。“书信往来”已成为“过去时”,这就像寻呼机,虽说也曾风靡一时,后来不也随着手机的普及而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crhua712:我认为,写信的习惯慢慢会退出,有先进的、快速的,谁还用老办法联系呢?你说是吧?
念奴娇:QQ、E-mail、电话、手机短信都很方便快捷,是通讯的革命,是时代的进步,都能和书信一样,达到交流信息与感情的目的,而且能够节省纸张,是实实在在的环保方式!
C派观点:各有优劣 顺其自然
网络时代也需要书信
雨之精灵:自从有了电话,就很少用笔来表达对父母的想念,也不再向父母做“思想汇报”了,那种“书信往来”的亲切感,真的好让人怀念!然而,如今的孩子们几乎都成了电子的操纵者,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一切搞定!时代在发展,也无可厚非,顺其自然吧!
新视点:写信可以练字,翻读旧信体味感情,网络时代虽然电子信息传递快速,但我们的文字不能丢掉。我认为网络和现实是互补的,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城子:个人认为,比较正式的场合,为了表示慎重,选择写信会比较合适;如果求方便求快捷,电话、短信显然要更好一点儿。
(记者 杨寒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