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讲授《自然之道》(小学六年级语文)一课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重点语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方式、多角度的朗读及课件演示小海龟离巢入海时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使学生感悟到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差几分钟就要下课了,我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学生,发现一只小手举起来又放下了。那是班上的一个较内向的孩子。一会儿,那只小手又举了起来。快下课了,我的结束语还没有说,我想了想,给了她一个发言机会。她问:“向导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是啊,这正是我想告诉他们的。我何不把这个“皮球”扔给他们呢?于是我问:“谁能帮助老师回答这个问题?”话音刚落,十几只小手便举了起来。
学生1:向导的做法是错误的。他明知道救助那只侦察龟是违反自然之道的,却知错犯错,太不应该了。
学生2:向导的做法太荒唐了,如果他能对游客有所劝告,惨剧根本就不会发生。
学生3:向导被无知的游客指责了几句,就失去了原则,真可笑。
学生4:向导可能想以幼龟为代价让游客们觉醒,但是这个办法太残酷,让人无法接受。
看来,我低估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真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我记得《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句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注重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宋代诗人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需教疑”。这节课不是最好的契机吗?
我庆幸没有轻易放过一次引导学习的机会,它使我深深体会到,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天地,体会到《课标》中那段话:语文课标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