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抗灾救灾 万众一心(救援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们和你们 在一起
灾区防疫 刻不容缓
新闻网广告
“示范村”·“帐篷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5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晚报记者在灾区”系列报道
“示范村”·“帐篷村”
——驻洛96531部队绵竹救灾前线一瞥
  编者按 汶川地震发生后,本报立即组织记者随同我市驻军、医疗单位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为读者发回了大量新闻报道,让洛阳人民与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如今,第一批记者已圆满完成任务返回洛阳。为做好对抗震救灾的报道工作,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灾区一线抗震救灾信息,24日,本报再派记者前往灾区一线。请看他们发回的系列报道“晚报记者在灾区”。

  

  飞赴天府之国

  在延误了近7个小时后,24日20时35分,洛阳至成都的航班终于载着数十名旅客起飞。飞机开始爬升的时候,那种感觉让我想起了5月12日在洛阳感受到的地震波,那种眩晕和震颤再次撞击着我的心灵。

  同行的摄影记者潘郁坐在我的后边,他身边还有一张年轻的面孔,那是报社的实习生赵俊善。并排而坐的大姐是四川德阳一家军工企业的工作人员。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她说自己正准备进入办公大楼,却看到大楼开始剧烈晃动;脚下的大地也像狂风吹过的水面一样,荡起层层“波涛”。所幸的是,她的同事无一伤亡。

  飞行1小时40分后,飞机稳稳地停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

  在成都北站的一个小旅馆,我们住了下来。

  26日中午,本报记者抵达绵竹市东北镇。在公路边的一座大桥下,一大片整齐划一的军用帐篷群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驻洛96531部队抗震救灾的临时营地了。

  “示范村”破土动工

  我们跟随第一支出发的小分队,来到东北镇田齐村十一村民组。

  带队的副总工程师王明欣告诉我们,他们的任务是在这里建设一座“示范村”:先将废墟推平,用从洛阳驻地运去的活动板房材料,为村民建设一个临时的新村庄,并尽早为这座新村通上饮用水。

  部队的挖掘机立即轰鸣起来,滚滚烟尘让官兵们不得不在大热天戴上口罩施工。

  村民张传明说,这个村子原名“张家大院”,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地方。他们的前辈都是从甘肃迁移过来的,他还带我们到村后看了一座大墓,一座清代嘉庆年间的墓碑上写着“皇清例授武略骑尉张公××”字样。他说,这就是他们的先祖。村中原有三通石坊和一个桅杆,还有一大片完整的院墙。

  地震袭来后,这个村民组150口人就有5人被夺走生命,重伤3人,大部分村民轻伤。整个村庄几乎化为一片废墟,仅存的几间房子也成为危房。

  是解放军给他们带来了新希望。施工的官兵告诉他们:两三天内,“示范村”就将建起,这里仍然会成为灾区远近闻名的村子。村民们听罢都由衷地说:“太感谢喽!”这也是记者在灾区听到的最多的话。

  天府之国的沙特“帐篷村”

  我们随后驱车来到东北镇另一个社区。中午的阳光下,白花花的帐篷十分眩目。走近看,帐篷上都用中文和阿拉伯文写着“沙特阿拉伯王国赈灾帐篷”的字样——这是驻洛96531部队用沙特王国捐赠的帐篷,为受灾居民建设的“帐篷村”。

  我们走进一个帐篷,见里面较宽敞,足可以供几十个人居住。一对中年夫妇正在里面休息,丈夫在绵竹市供销社工作,他说,他所在的社区楼房虽然没有倒塌,但是所有房屋都成为危房,如今是“有家不能回”,现在他和另外14户人家一起住在这个帐篷里。

  为了安置这些有家不能回的受灾群众,部队官兵仅用14个小时就搭建了207顶大型帐篷。捐赠帐篷的沙特方面对官兵的效率大加赞赏,并当即表示再运送一批救援物资到四川——官兵们的效率,不仅为洛阳人赢得了声誉,更为中国人赢得了国际信任。

  特派记者 李英杰 发自绵竹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