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状况:“明经进士”匾额长190厘米、宽93厘米,上款为“钦命翰林院编修、河南提督学政徐为贡生王同心立”,下款为“光绪贰拾壹年梅月榖旦”。该匾中心匾文楷书阴刻,上下款阳刻而成,边框雕饰精细,上框刻桃、鹿图案,四角及下框正中各饰蝙蝠,左右两侧为瓶插花卉,寓意“五福捧寿”、“连年平安”等。
“寿考作人”匾额长220厘米、宽110厘米,上款为“恭颂例授修职郎、廪贡生兰翁王老夫子德教暨七秩荣庆”,下款为“大清光绪贰拾玖年梅月穀旦,众门生截取知县、同知府陈纯熙,候选训导马献图,廪生赵廷霖,附生赵锡光等48人仝顿首拜”。该匾黑漆红字,边框装饰华丽,内涵丰富。
专家评价:这两块匾额的主人均为清朝末年安乐镇军屯村的王同心。“明经进士”匾属于官府世第匾,是王同心被选拔为贡生后河南学政进行褒奖所赠;“寿考作人”匾属于祝寿谢师匾,是王同心七十大寿时众学生敬献。两匾语言凝练,高度概括了此人的一生。
这两块匾额是洛龙区安乐镇军屯村王体军的祖上遗物,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虽然世事变迁,历经磨难,但出于对先辈的怀念和尊敬,他们一家始终将其好好珍藏。让他们困惑的是,匾上的内容,现在好多都搞不懂了,比如“明经进士”是何种概念,“寿考作人”又为什么意思,还有那些“贡生”、“廪生”、“附生”等名词,让人越看越糊涂。
日前,接到王体军打给本栏目的电话,记者邀请市民俗博物馆有关专家前往探访,在王家的一间阁楼内见到了这两块匾额。它们光洁如新,字字清晰,保存得比较完好,被端端正正悬挂在墙上。匾额下方的桌案上,还摆放着一幅炭画肖像,画中人物穿戴着清朝的官服、官帽,面目慈祥。王体军讲,这位就是比他高五辈的先祖王同心,他应是此人的玄孙。
专家介绍,要想看懂这些匾额,弄清匾主人王同心的主要经历,首先必须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了解。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实行了1300余年,在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分科举行,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主要考帖经﹑墨义及时务策,而“进士”考试重视考诗赋等。
到了清代,科举制度已臻完备,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实行“八股取士”,主要的考试有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一级高于一级,只有通过了这几级考试,才能一步一步地成为生员、举人、进士以至状元、榜眼、探花、翰林等,获得较高的学位,进入仕途,有所成就。
其中,童试是科举考试中最初级的考试,非常关键,每三年举行两次。在清代,科举必由学校,全国的学校除了在京师设立的国子监,各府、州、县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等官学,私人和地方社会还创办了大大小小、数量众多的私塾、社学、义学、学院等教育机构。读书人在基层的学校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首先要以“童生”身份参加童试。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个阶段的考试,成绩合格,方可成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有了赴省城参加录取举人的乡试的基本资格,本人的政治地位也迅速得到提高,进入士大夫阶层,拥有见官不下跪、免除徭役赋税、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被人们尊称为“相公”。在古代,读书人成为“秀才”虽然只是迈出了科举的第一步,但已非常不易,许多人白发苍苍仍为“童生”。
童试结束后,各省的学政将在大堂召集录取的新生行簪花礼,将其分拨到相应的府学、州学、县学等官学学习。“入学”后,这些“生员”分为三等,头等的是成绩最好的“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每年从国库领取白银四两(在清代光绪年间,洛阳县虽属大县,但县学也仅安排“廪膳生员”20余名);第二等的是“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官府不发给银两,但可以补充“廪生”缺额;最末一等的是“附生生员”,即才入学的“生员”。
科举时代,官府还挑选官学中成绩或资格优异的“生员”,送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思是将人才贡献给皇帝。“贡生”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在清代,人们也将“贡生”称为“明经进士”,有褒扬之意。这种“明经进士”与经过会试、殿试考中的“进士”完全不同。
由此可以看出,王体军家所藏的“明经进士”匾额,实际上就是在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当王同心被选拔为“贡生”后,当时的河南提督学政对其进行褒扬之物。
匾额上仅讲这位提督学政姓徐,但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得知,他名叫徐继孺,字又雅,山东曹县人,为晚清著名学者、诗人。他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考中进士,经殿试,入翰林院,被授翰林院编修,出任陕西省副主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改任河南学政。他为官清廉,一生刚正不阿,在河南任职时,针对外强侵略中华的现状,广举人才。62岁的洛阳“廪生”王同心,就是在徐继孺就任河南学政的第二年被选拔为“贡生”的。
随后,我们四处寻访军屯村的清代碑刻等遗物,还发现了王同心的其他一些资料。村中至今保存着王同心晚年为本族人氏撰写的二十字宗派世系谱序:“同宗本一体,绍祖惟作新。家声延嵩洛,继世有凤麟。”此文末尾署名为“候选训导、贡生王同心”。从这可以得出,在王同心成为“贡生”后,按照有关制度,他曾被授予“候选训导”这一官职,不过并未得到实职,只是有了这一资格和级别,另外,他还得到了“修职郎”这一文散官虚衔。在清代,县学均设学官,有教谕一人,主掌学务,并兼管“生员”的品德教育,设训导1至3名,负责督导“生员”学业,掌管全县“生员”,考其功、过、优、劣,官阶为从八品。
据该村90岁的王春年老人介绍,在近现代,王同心可是他们当地的一位文化名人。此人从小就学,饱读经史四书,很有学问,但由于科举之路实在艰难,仅仅达到“贡生”这一层次。在科举和仕途上没有大的发展,王同心就把自己的全部才学用在了培育后生上,曾在多所私塾、义学、社学教书,门下学生众多,有一些出类拔萃者还考中“举人”、“进士”。
林东郊是清末民国时期洛阳的著名人物,光绪戊戌科进士,翰林院学士。在他求学科举期间,就曾多次向王同心请教学问。王春年老人至今仍记得一个故事,说的是王同心有一次指导林东郊,双方拿街上路过的一个侏儒来做对子。王同心刚一吟出“天上下雨点落迟,地上臭气他先知”,林东郊受到启发,脱口而道“天女散花花落迟,地涌金莲他先知”,语句的精妙和境界比老师更进一层。
“寿考作人”匾额堪称人们对王同心一生潜心教育事业的最大褒奖和高度概括。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腊月,在他70岁大寿的时候,48个有功名的门生联合给老师敬赠此匾,匾文“寿考作人”,语出《诗经·大雅》中称颂周文王的诗句“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学生们用它来祝愿老师长寿无疆,并对老师培育、鼓舞新人的美好德行进行感谢和赞颂。
匾额是洛阳重要的历史瑰宝。为了充分挖掘匾额的价值,加强对匾额的保护,展示和弘扬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本报联合市民俗博物馆推出了“匾额背后的故事”栏目。如果您的单位、您的故乡、您的家中存留有历代珍贵匾额,请与我们联系,本栏目热线电话为66778866、13503797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