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宏远 摄 |
|
座谈会现场 | |
文/本报记者 冯莹雅 图/本报记者
郑凤玲
在广大读者期待中诞生的《洛阳晚报·教育周刊》,至今已经出版十期了。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编辑部全体人员无不尽心竭力——确定选题,采写、编辑稿件、设计版式,每一篇稿件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才与读者见面。
可是,编辑部每位工作人员心中仍是忐忑的:目前的《教育周刊》是读者喜欢的吗?大家期盼《教育周刊》还要做些什么呢?
5月25日9时,在定鼎南路22号,《洛阳晚报·教育周刊》召开读者座谈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读者是首批受益于《教育周刊》的学生、家长代表,他们从创刊伊始就与《教育周刊》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信一小五年级女生周星海。《教育周刊》第4期《在课外》栏目报道了这位获得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大赛金奖、全国十大创新青少年称号的小小“发明家”。
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一女生刘子彤。《教育周刊》第9期《在课外》栏目报道了她与“动漫”的不解之缘。
洛一高高二男生赵征。《教育周刊》曾报道过他在“希望英语风采大赛”参赛并获奖的情况。
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李佳宾。《教育周刊》让他及时地获得最新的教育信息。
初中三年级学生家长金海忠。《教育周刊》帮助他与老师和孩子进行沟通。
高中三年级学生家长詹予丹。《教育周刊》让她学到了很多帮助孩子备战高考的方法。
受邀参加此次座谈会的,还有我们辛勤的园丁及市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市实验小学校长潘文武、东方二中英语教师赵坤明、洛一高语文教师杨朝阳、市教育局招生办主任介建中、市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王再冉、市教育局招生办副主任任晓雨。
他们受益于《教育周刊》
在此次座谈会的与会嘉宾中,中信一小五年级女生周星海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她的发言也特别短小精悍。她说:“自从我搞发明的故事上了《教育周刊》后,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了,也都开始关注《教育周刊》了。大家都羡慕我能上报纸,也希望自己能上报纸。”
李佳宾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长。他说,《教育周刊》时尚的版面设计、服务教育的理念及丰富的知识容量让他受益匪浅。两个多月来,《教育周刊》能及时、准确、快速地提供当前教育和有关招生考试的新信息,对家长和考生非常有用。
初中三年级学生家长金海忠说,《教育周刊》是家长的好助手,每一期他都保存下来。他尤其喜欢《互动Q》栏目,他说:“是《教育周刊》为家长们提供了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家庭教育经验的平台,现在只要有空我就呆在《互动Q》上,从其他家长那里学到许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洛一高高三语文教师杨朝阳不仅是《教育周刊》的忠实读者,还是首批为《教育周刊》撰稿的老师之一。作为年轻教师,他说,非常珍惜能有一个这样与同行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他们赞赏《教育周刊》
《教育周刊》本着为义务教育服务的理念,为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特别是让教育部门与社会有了公开交流的平台,非常及时。这是大家盼望了多年的一份周刊,一定会大有作为。座谈会上,大家表达了这样的共识:《教育周刊》现有栏目办得很好,实用性、服务性非常强,对热点问题反应及时,如高考一练、二练后,《教育周刊》就采写文章,及时强调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尤其有用,满足了多方之需。
作为初三毕业班的老师,东方二中英语教师赵坤明看到周刊上有关中考的内容很实用,马上推荐给学生看。她说,通过《教育周刊》,老师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家长、学生的想法,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校教育的动态。
詹予丹是高三学生的家长,她说,一直期待洛阳市民能有一份自己的教育刊物,3月31日看到首期《教育周刊》时,她如获至宝,尤其是专门为高考学生提供服务的栏目,如《考生后勤全攻略》、《高考大纲解读》、《名师讲堂》等,非常权威,非常实用,她除了自己参考外,还推荐给家有学生的朋友。
市55中初三学生家长金海忠,带着他收集的十期《教育周刊》来参加座谈会。他说,每一期周刊出版,他都和孩子一起研读。当他从第一期《教育周刊》上看到有关中招体育考试的信息和建议后,马上和孩子一起按照文中的建议制订锻炼计划,使孩子的体育成绩快速提高。
市直一小四年级学生家长李佳宾说,《教育周刊》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教育信息,如《新看点》栏目,让大家及时知晓教育界的大事;《教与学》等板块,请名师指点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临阵磨枪,效果显著;而《互动Q》栏目让每位家长都能成为教育专家,集思广益教育孩子;《动动手》、《智慧树》等栏目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是对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
他们展望《教育周刊》
加强互动板块。赵征代表学生建议《教育周刊》针对中学生存在的弊病,开辟一些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栏目,让家长和老师更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施教。
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现在不少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与会者建议《教育周刊》加强《心中事》等栏目,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疏导,给学生解疑释惑,也让家长和老师能充分重视这些问题。
加强老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将《交流台》栏目做大做强,可以进行一些专题讨论,也可以针对某些问题进行争鸣。而倍受读者喜爱的《互动Q》栏目,也应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增强其权威性。
继续引领素质教育的方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导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成为学有所得的人。
市教育局招生办主任介建中建议《教育周刊》能更全面地介绍我市的教育现状,成为群众了解教育的平台。
请大家继续关注《教育周刊》
洛阳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张留东代表洛阳日报社和《教育周刊》全体采编人员,对广大读者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理解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综合基础学科。洛阳日报社的首份报纸——《洛阳日报》在1948年创刊之初即开宗明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凡人民所需者,莫不尽力而为。”这也是我们创办《洛阳晚报·教育周刊》的初衷。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全面服务我市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办刊理念,丰富版面、栏目内容,创新稿件采写形式,力争体现出更强的服务性、贴近性、针对性,以回报广大读者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