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名医护人员严阵以待
真情点燃希望,温暖传递爱心。5月31日不到8时,已有数十位市民自发地聚集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大门两侧,其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小孩,他们都在翘首等待灾区伤员的到来。
73岁的瀍河回族区居民张典峰告诉记者,他从《洛阳晚报》上获悉将有40名灾区伤员到洛阳正骨医院接受救治的消息后,一夜没睡好,今天一大早就赶了过来。
为了保障即将到来的救护车畅通无阻,市交警五大队的10余名交警早已分布到医院附近各个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曾经入选“温暖2007河南十大爱心人物”的“编外交警”亢社欣也赶来帮忙疏导交通。
在医院住院部2号楼前,100名医护人员、25名爱心志愿者、25台担架车排成了两列长队。爱心志愿者叶方威来自该院制药厂,他说,经过全员动员、报名、筛选,该院已提前选出了25名爱心志愿者和60余个爱心家庭,拟对灾区伤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北窑派出所的女户籍民警刘畅也被抽调到现场,与10多名同事一起维持医院内的秩序。
5分钟安顿好第一名伤员
“灾区亲人加油!洛阳就是你们的家!”当日9时20分,医院大门外骤然响起欢呼声与掌声——40名灾区伤员到医院啦!
在两辆警车的开道下,载有灾区伤员的救护车队片刻未停地驶过大门,迅疾驶近住院部2号楼,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接转工作。
来自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木瓜坪村的62岁伤员魏帮炳就在第一辆救护车上。在车后盖被打开的同时,4名医护人员跑步将担架车推近救护车尾,其中两名男医生箭步跨上救护车,与车上的医护人员一起小心翼翼地将魏帮炳抬上担架车。随即,六七名医护人员马上护送担架车进入住院部2号楼,再经专门留用的电梯,直达14层楼的“爱心病区”,紧接着转进5号病房。
几名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一边轻声叮嘱魏帮炳,一边动作娴熟地将他从担架车上稳稳地抬上11号病床。在整个转接过程中,魏帮炳始终紧咬牙齿,几乎没有呻吟,到他表情舒展地躺上病床时,时针指向9时25分。
一名中年护士走近魏帮炳的病床,柔声说道:“我是你的主管护士李桂云,你接下来的医疗护理由我负责,请你放心。今后你有任何不适和困难,都及时告诉我!”
不一会儿,当年救治过唐山地震伤员的3名退休医护人员也来到魏帮炳的病床前,上来就说:“你们辛苦了!到了洛阳就是到家了,一定要安心在这里治病,我们会拿出当年的经验,竭尽全力帮助你们!”
一句句暖心的话语,说得魏帮炳和董落秀止住了眼泪,他们说:“能得到洛阳人民这么热情的接待,又能来全国著名的洛阳正骨医院治疗,真是没有想到。感谢党!感谢洛阳!”
“爱心病区”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
当日不到10时,经过紧张接转,40名灾区伤员已在医院安顿完毕,为了不打扰他们休息,整个“爱心病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
在退出魏帮炳的病房时,我们注意到,整间病房是那么整洁,病床边摆放着鲜花,对面墙上悬挂着闭路电视,医院已经为每个伤员和陪护家属配备了各种生活用品,洛阳网通也在病房里为伤员配备了国内免费直拨电话。
整个“爱心病区”都洋溢着“家”的温馨:护士站的墙上贴了一个大大的“家”字,让人过目难忘;“让世界充满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携手并肩,共渡难关”、“四川亲人,您到家了”、“洛阳是您温暖的家”……病区里到处悬挂着充满深情的标语,很多标语都是以粉色为底色,将“爱心病区”装点得温馨如家。
发扬“洛阳正骨”的独特优势救治伤员
当天上午,40名灾区伤员的基本情况初步统计出来:这些伤员中男性有16人、女性24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2岁,70岁以上老人4人,12岁以下儿童9人;病情多为上肢、下肢、骨盆、脊柱骨折,初步评估有15人为两处或两处以上多发骨折;目前,这些伤员总共有39名家属陪护,有3名伤员暂无家属陪护。
洛阳正骨医院提前腾出一层病房,专门成立了“爱心病区”,并组建了专门医疗团队,在接下来的救治过程中,他们将发挥“洛阳正骨”的独特优势,以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全力以赴地帮助灾区伤员早日恢复健康,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员的痛苦,最大可能地保全伤员的肢体,以利于伤员今后的生活。
当日下午,省卫生厅组织我市3家接诊医院、河南医疗队部分队员及专家在洛阳正骨医院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省卫生厅驻洛阳专家组。按照省卫生厅统一要求,专家组要立即对所有伤员进行全面检查和伤情评估,并建立完整的病历档案,分类制订最佳、最科学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