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形容作品写得好,人们争相传诵,广为流传。
成语出处:《晋书·左思传》。晋左思作《三都赋》,“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左思是西晋太康年间有名的文学家,山东临淄人,因为妹妹被选入宫,全家迁移洛阳。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说话结巴,连父亲都看不起他。
长大后的左思,有一次听说父亲对外人讲自己的资质远不如其小时候,于是下决心发愤学习。他读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认为两篇文章虽然词藻华丽,气势宏大,但虚而不实。他决心以三国时魏、蜀、吴的都城为题材,写更加严谨的《三都赋》。
在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后,左思闭门谢客,苦思冥想,推敲琢磨,用十年时间创作了《三都赋》。《三都赋》分《魏都赋》、《蜀都赋》、《吴都赋》三篇。起初,《三都赋》并未引起重视,许多文人甚至不屑一顾。
后来左思带着《三都赋》拜见当时的著名文学家张华,张华看后大加赞赏,又将其推荐给名士皇甫谧,皇甫谧看后也是连声说好,并提笔为之作序。左思还请著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的《魏都赋》作注,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作注。
有名人作序作注后,《三都赋》身价大增,很快就风靡京都,豪门富家争相买纸传抄,一下子使洛阳的纸价上涨了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