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灾区重回烟火人间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6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灾区重回烟火人间
——洛阳援建区桑枣安置点震后一月见闻
生火做饭,炊烟袅袅。

活动板房内,人们睡得正香。

建设工地一片忙碌。

搬进新居,生活趋于稳定。

理发,特殊的纪念方式。

  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6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过去整整一个月的时候,我们来到位于安县桑枣镇洛阳援建区附近,探究这里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

  越来越多的活动板房相继建成,越来越多的受灾群众搬进新居,越来越浓的生活气息飘荡其间,漫步洛阳援建区,炊烟袅袅中,我们处处感受到希望。  

  “帐篷学校”变成“板房学校”

  由南向北,桑枣安置点第一个区域是洛阳已经建成的活动板房小区。这里共有54套板房,为河南省六建集团公司援建,几天前才移交给当地政府和桑枣受灾群众救助点使用。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所著名的“帐篷学校”,安置的是茶坪小学和中学的百余名师生。不过它现在应该改名了,似乎叫“板房学校”更合适。

  由于目前在进行中招考试,“板房学校”被临时征用作为考场,学校临时停课了。孩子们有的在游戏,有的在教室自己温习功课,老师们则在旁边的休息室备课,一片安静祥和的场面。

  产生“国际影响”的洛阳书屋

  学校中间有一间屋子,那就是已经产生“国际影响”的洛阳书屋了。几天前,它也在当地政府的关照下,从C-030号帐篷搬到了新的活动板房。

  这所书屋的临时负责人是洛阳女孩董明珠,书是洛阳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简易书架是省六建公司施工人员在现场临时制作的,凝结了洛阳人的一片爱心。

  如今,这座书屋已经闻名遐迩,各级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国际“心连心”组织、美国“爱心植苗”组织也向这座书屋伸出援助之手,并派人前来对灾区的孩子进行辅导和教育。这个书屋已经成为洛阳人在灾区的一个标志性设施。

  活动板房首批居民的新生活

  最后一排房子,就是第一批受灾群众居住的地方了。由于是中午,大多数人都在地铺上午休,户外湿热逼人,可板房里由于通风隔热好,大部分人都睡得很安逸。

  以前在帐篷居住的时候,这些受灾群众大约是15人一个帐篷,如今大约是12人一间板房。一位中年人说:“已经好多了,以前下雨帐篷进水,现在不会了;以前中午的时侯帐篷热死人,现在这里中午很凉快,好安逸。”

  他说,12人一间板房是暂时的,将来所有的板房建设完毕,当地政府会重新进行调整。

  帐篷区受灾群众的心愿

  目前,在南面的帐篷区,居住的大多是宝藏村以及其他乡村的受灾群众。

  或许是因为一部分理发师志愿者的到来,也或许是希望洗去一个月前的“晦气”,很多居民在排队理发或在自家帐篷前洗头。正在帮人理发的一位漂亮女孩说,她来自绵阳三台县,也是一名志愿者。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应很多群众的要求,她和同事特意在这里为受灾群众理发。

  这里的蓝色帐篷是民政部门的赈灾专用帐篷。中午时分,帐篷里的温度往往达到38℃~40℃。

  板房和帐篷区的西面,就是河南六建和三建等施工单位的新施工地块。灾区人民的渴望,他们时刻记在心上,这也成为他们昼夜施工的动力。前一天晚上,施工人员又是通宵施工,把建成的活动板房的排水系统和过道地坪修葺一新,他们甚至还在过道上预留了绿化带。

  走访过程中,巧遇的一幕深深打动了我们:一群孩子不知从哪儿采来一束束香气袭人的野栀子花,送给医疗点的洛阳医生和附近的洛阳施工人员。那绿色的花梗、白色的花朵,加上扑鼻的芬芳……此时我不仅仅感觉到了孩子们的心意,更看到了灾区的美好未来。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李行吟 易勋/文 赵俊善/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