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雨夜,静候小孔雀破壳而出
广告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6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午夜洛城扫描”系列报道之二十
雨夜,静候小孔雀破壳而出
记者 程奇 通讯员 李茂平/文 记者 赵朝军/图
小孔雀破壳而出。

深夜收孔雀蛋。

用眼皮测试孔雀蛋温度。

  核心提示

  逛动物园时,人们都喜欢欣赏 “孔雀开屏” 那惊艳一幕。

  可是,您知道孔雀这种高贵、漂亮的“美丽使者”是怎么诞生的吗?

  眼下恰逢孔雀的繁殖季节。5月27日,本报记者夜访王城公园动物园,静静地等待小孔雀诞生,感受孔雀破壳而出时那激动人心的瞬间。

  小孔雀在“梆梆梆”地啄蛋壳

  5月27日晚,雨骤然而至,风携着雨滴倾洒下来,让人感到阵阵凉意。

  22时4分,我们冒雨走进王城公园动物园的孔雀繁殖场。兽医工程师王星卓、饲养员王蒙无暇注意外面的雨景,俩人站在孵化器旁边,忙着观察里面正在孵化的孔雀蛋。

  王星卓笑着说,每年3月底以后,一直到7月,是孔雀、金鸡、鸵鸟等鸡形目雉科动物的繁殖季节,动物园的饲养员们忙得像“打仗”,一天24小时轮流值班,夜以继日地忙着“接生”。

  孵化器高1.5米,电子控制屏上显示的内部温度是37.8℃。记者把头伸到孵化器内,感觉到里面又湿又热,却丝毫不闷。原来,内侧有两个大风扇正“呼呼”转着,通风、透气。

  孵化器上部三排蛋类翻转器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45个孔雀蛋,孔雀蛋的个头和鸡蛋差不多。最下面的一排,除了12个孔雀蛋外,还有16只当天刚出生的小孔雀,娇嫩异常,一些小孔雀还趴在那里,站不起来。小孔雀灰色的羽毛中,有的夹杂着白羽毛,有的夹杂着蓝羽毛。

  王蒙说,下面的12个孔雀蛋,很快也将孵出小孔雀。记者注意到,其中3个孔雀蛋已经有了小孔,其他的蛋壳仍然完好。

  王蒙从这些蛋壳完好的蛋中拿出一个递过来,让记者放在耳边听,蛋内不断发出“梆梆梆”的声音,一阵比一阵紧。

  王星卓解释说,孔雀蛋孵化25天以后,小孔雀胚胎基本发育完整,开始用嘴按照逆时针方向啄蛋壳。你听,小家伙可能觉得蛋内不舒服,正连夜啄蛋,盼着早点爬出来呢。

  记者有点急不可待。王蒙笑着说:别急,从啄出小孔,到彻底爬出蛋壳,需要好几个小时呢!我先带你看看它们的“父母”吧。

  孔雀开屏是向异性“眉目传情”

  23时12分,我们通过一条曲曲折折的阴暗小路,来到灯火通明的孔雀繁殖场。

  孔雀繁殖场分12个“单间”,每个“单间”内,有1只雄孔雀、5只雌孔雀。有的雄孔雀正悠闲地踱步,另5只雌孔雀亦步亦趋;有的雄孔雀正和配偶“打情骂俏”,细长的脖子来回蹭着,耳鬓厮磨,亲热异常。

  在一个“单间”前,我们看到,一只白孔雀正在开屏。只见它走来走去,并用力抖动着尾屏,发出“刷刷刷”的响声;五光十色的眼状斑,在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辉。

  人们常用“孔雀开屏”来比喻女性的娇媚,但这是个“性别误区”。王蒙说,在孔雀家族中,雄孔雀可比雌孔雀漂亮多了。在繁殖季节,雄孔雀往往会打开漂亮的尾屏,向雌孔雀表达爱意,吸引异性交配,这个动作,类似爱人之间的“眉目传情”。

  孔雀“坐月子”食物丰盛

  王蒙告诉我们,娇嫩、高傲的“孔雀公主”在“坐月子”时,可以享受到丰富的“美味”:“主食”是谷物精饲料;“菜肴”则花样繁多——“素菜”有包菜、白菜、小青菜,补充维生素;“荤菜”有面包虫,提供动物蛋白。

  此外,孔雀每餐还能吃到香喷喷的熟鸡蛋呢。孔雀“坐月子”时,每餐还能吃到大葱、大麦芽之类的“小点心”,其功能就像“伟哥”,起催情作用,激发孔雀交配欲望。

  孔雀父母不识儿女

  23时43分,我们离开繁殖场时,每人手里多了4个孔雀蛋——工作人员每天晚上,都得按时收集刚刚下的孔雀蛋,送入孵化器人工孵化。

  为何不让孔雀自己孵化呢?

  王蒙解释说:雌孔雀们不但娇嫩,而且“懒”,一只雌孔雀在一个繁殖季节,下七八个蛋后开始孵化,坚决拒绝“加班加点”,孵化成功率不高;选择人工孵化,不但成功率高,而且可以“迷惑”雌孔雀,“她”为了“生娃”,一个繁殖季节可以下三四十个蛋哩!

  人工孵化,会导致“母子反目”。孔雀只要不自己孵蛋并亲自养育,雌、雄孔雀就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儿女亲热地跑过来时,孔雀父母却用嘴啄,坚决不让儿女靠近。

  饲养员夜里几乎不敢闭眼

  “妇产科”内的工作人员并不清闲,他们夜里几乎不敢闭眼,时刻监控孵化器内的变化。孵化器的温度必须保持在36℃至38℃。温度高了,小孔雀发育太快,一旦超过42℃时,会导致蛋内胚胎坏死;温度低了,蛋内胚胎会发育迟缓。

  饲养员要通过机器翻转孔雀蛋,让胚胎更好地发育;每天晚上,饲养员还得“晾蛋”,就是将孔雀蛋拿出来透透气。

  “晾蛋”需要10多分钟的时间,饲养员往往会利用这段时间“照蛋”,就是将孔雀蛋一个个放在强光下照射。如果蛋体在强光下透亮,就是没有精子的“白蛋”,需要挑出来。

  怎样才能既通风,又不冻坏蛋内胚胎呢?王蒙有个“小诀窍”,就是将蛋贴在眼皮上,上眼皮的皮肤对温度最敏感,如果觉得不冷不热,说明恰到好处。

  从5月28日凌晨0时15分开始,我们就通过窥视镜观察,半个多小时后,蛋壳上小孔不过是稍大了一点,但小孔雀连小脑袋也没露出来。

  几经努力,小孔雀破壳而出

  “看,小孔雀露出头了!”2时24分,等得昏昏欲睡的记者被王蒙兴奋的喊声惊醒。

  定睛观察,孵化器内,小孔雀的小脑袋果然从蛋壳内钻出来。灰色的小脑袋上,带着湿湿的黏液;小孔雀双眼紧闭,脑袋无法抬起,无力地垂在蛋壳外——看来,它肯定累得够呛。

  2时32分,蛋壳动了一下,之后又动了两下,蛋壳上出现了一条浅浅的裂缝。王星卓说:小孔雀正蹬着小腿,希望能踢破蛋壳,早点出来呢。小孔雀连续蹬了七八次,蛋壳裂缝稍大了一点,却无法破裂。

  看同伴出壳这么艰难,旁边一只小孔雀将嘴伸过来,在蛋壳的裂缝处啄个不停。两只小孔雀“里应外合”,使裂缝不断扩大。

  连续试了十几次,壳内的小孔雀筋疲力尽,它闭着眼睛休息了1分钟,猛吸一口气,然后将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腿上,猛地一蹬,蛋壳终于完全裂开,小孔雀顺势滚动——出壳了!

  孔雀中也有“活雷锋”

  出壳后的小孔雀双目微睁,头却无力抬起;身上湿湿的,两只小腿不断抖动,仿佛觉得身上冷;灰色的羽毛中,夹杂着不少蓝色羽毛——这是一只蓝孔雀。

  小孔雀刚出壳时可怜巴巴的样子,让旁边两只小孔雀动了“恻隐之心”,它俩围上来,用嘴啄着“宝宝”身上的黏液。原来小孔雀中也有“活雷锋”!两只小孔雀正在帮“宝宝”“洗澡”,“送温暖”,让它身上快点干燥起来。

  王蒙介绍说,小孔雀出壳后,由于身体太弱,需要在孵化器内再呆一天,取出注射防病疫苗,之后才能进入“雏类繁殖场”,也就是“宝宝房间”。

  2米长蛇潜入“宝宝房间”

  3时2分,雨小了一点。记者靠近“宝宝房间”,里面有20多只小孔雀,有的来回走动,有的低头喝水、吃东西。

  王蒙说,小孔雀刚出生,只能吃点玉米、麸皮、豆粕之类的东西。小孔雀们对温度非常敏感,饲养员要根据它们的“年龄”,不断调控“宝宝房间”的温度:出生4天以内的小孔雀,温度保持在37℃至38℃;5天至14天,33℃至35℃;15天至21天,30℃至33℃;22天至28天,28℃至30℃。

  “宝宝房间”的窗户有一人多高,蒙着一层铁丝网。王蒙说,这不是怕小孔雀逃跑,而是防止蛇、老鼠等“天敌”进入“宝宝房间”。

  提起蛇,王蒙心有余悸。他说,5月26日凌晨1时多,他到“宝宝房间”看时,突然在地上看到一条蛇。这是条青绿色的菜花蛇,2米多长,蛇身上鼓起2个大包——它已经吃了两只小孔雀!地上,还躺着3只被蛇咬死的小孔雀。王蒙怒不可遏,顺手抄起一把铁锹,把“入侵者”拦腰砍成几截!

  5月27日上午,王蒙就找来铁丝网,将窗户等所有开口的地方全部蒙住。王蒙说,小孔雀在“宝宝房间”享受1个月的“特殊护理”后,就可以在自然环境下喂养了;2年后,雄孔雀就可以对人们“开屏”;3年后,孔雀就进入繁殖季节,再生育更多的小孔雀……

  5月28日凌晨4时许,记者离开动物园时,“宝宝房间”内,七八只小孔雀仍不肯睡去,自在嬉戏,不时仰首面向我们,发出“叽叽叽”的欢快叫声,仿佛在说:“我想早点开屏……”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