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春娥的儿子会经常到纪念馆里看母亲。 |
|
核心提示
26年前,一名普通女工的去世惊动了洛阳,她的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广为流传,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数不清的人把她作为学习的榜样。赵春娥,洛阳老集煤场的一名普通女工,她朴素的名字成了那个时代的一个闪光印记。中共中央还专门为她下发了文件《向赵春娥同志学习 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职工队伍》。
26年的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东西,但是冲不走人们对一个高尚灵魂的记忆和怀念。臧克家有诗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赵春娥,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采访赵春娥事迹的几天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无论是同事、邻居,还是采访过她的事迹的媒体记者,甚至仅仅听说过她的陌生人,说起赵春娥,话语中都带着一种肃然而起的敬佩和深深的惋惜,敬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惋惜她英年早逝。
赵春娥的儿女:生活拮据但为母亲自豪
近日,我们慕名来到位于老集煤场的赵春娥纪念馆。这是一个用铁栅栏围起的小院,纪念室前,一株碗口粗的松树亭亭如盖,这就是根部撒有春娥骨灰的纪念树。纪念室里,东、南、北三面墙上挂着反映赵春娥事迹和人们学习赵春娥的图片,屋中央的玻璃柜里则陈列着赵春娥生前的一些生活、工作用品以及刊登着她的事迹的各种报纸。
陪同我们瞻仰的还有赵春娥的二儿子牛建民一家。牛建民是个老实本分的人,1997年离开原工作单位后给人看过门、扫过地、送过飞机票,直到现在仍是一个四处找活干的打工者,和同样打零工的妻子一起早出晚归,以微薄的收入支撑着家用。他仍住在赵春娥留下来的老房子里,房子面积有40多平方米,屋内没有冰箱、空调,也没有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台旧电视机,调剂着一家人拮据而平静的生活。
牛建民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他们的生活状况都和牛建民差不多。“母亲教会了我们老实做人,也教会了我们吃苦。”牛建民说,“无论如何,我们感谢母亲,为有一个这样的母亲而自豪。”
一个煤场女工去世引起全国关注
赵春娥,女,偃师人,1966年到洛阳老集煤场当现场工,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4月21日因病去世。
据《洛阳日报》记者何斌恒回忆,赵春娥在世时,报社就关注着她;赵春娥去世当天,得到消息的他怀着对一个劳模的敬佩和对其英年早逝的惋惜,经过深入采访,和通讯员韩大明等人写下了长篇通讯《生命不息 工作不止——记省劳动模范、老集煤店工人赵春娥》,发表在1982年5月19日的《洛阳日报》一版上。
这是赵春娥去世后第一篇报道其事迹的文章,在全市引起了极大反响。
而在将赵春娥这个典型推向全国的过程中,《工人日报》原驻洛记者李景宏起到了关键作用。被赵春娥事迹深深感动的他,经过细致采访,在1982年6月8日的《工人日报》头版头题位置发表了通讯《她为四化献出了全部光和热》。
很快,赵春娥的事迹引起了中宣部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纷纷采访报道,并配发了评论。
26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追访赵春娥的生活和工作时,心中油然而生的依然是感叹和感动。
她热爱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上班忙个不停,下班不肯离开。即使在病重的日子里,她匆忙的脚步也没有停过。在医院里,每天等医务人员查过房,她就偷偷跑回煤场,拿起工具就干活,同事们夺走她手中的铁锨,她就拿起扫帚,夺走扫帚,她又推起煤车……
她珍惜国家和集体的财产。煤场的煤在装装卸卸的过程中免不了有损耗,她心疼地拿来扫帚,将掉在地上的煤一点点扫起来。有些煤落到道轨的缝隙里,扫帚用不上,她就跪下去,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抠。
她是个乐于助人的活雷锋,自己省吃俭用,却对身边有困难的人出手大方。她常年利用下班时间给辖区的“五保户”、困难户和军烈属送煤。
1968年冬季的一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她和同事到北大街双目失明的宋大爷家送煤。老人家的房顶有个窟窿,床上的被褥又薄又破。看到这种情景后,她把自家的被子抱过来,把大爷的被子抱走、拆掉、洗好,然后填上自家的棉花,再给大爷送过来。第二天,她和同事又找来椽子、草帘、席片等,冒着风雪,把大爷家房顶的窟窿补上。
时代需要她的共产主义献身精神
一个普普通通的煤场女工,做的也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赵春娥之死为何能引起如此强烈的震动,以至于全国各行各业都把她作为典型持续宣传达数年之久?
接受采访的新闻界前辈不约而同地说:这是历史的必然。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由于十年动乱造成的思想混乱,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年在思想上迷失了方向,精神颓废,情绪低迷。正如1982年6月8日工人日报社论《这就是共产主义思想》中所说:“有的人缺乏理想,不关心政治,只讲挣钱,把钱放在第一位,即所谓‘一切向钱看’;有的人讲究吃穿,追求享受,所谓‘人生一世,吃穿二字’;有的人思想空虚,虚度年华,工作马虎,纪律松弛,极个别人甚至违法乱纪,触犯刑律。”
因此,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风气,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腐蚀,成了时代的呼声、人民的期盼。此时,社会需要树立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的事迹教育人、感召人。
李景宏说,赵春娥就成了很及时、很合适的典型。她像一头老黄牛,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助人为乐作为生活的准则,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她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时时处处想着节约。在病情危急的时刻,她还在忘我劳动,并说:“我宁肯倒在煤堆上,也决不躺在病床上。”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留下的话是“把我的骨灰撒在煤场,让我看煤”。
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邓力群在为《赵春娥》一书作的序言中写道:“赵春娥同志的一生,就是一本生动的、使人振奋和给人力量的共产主义教科书……赵春娥同志的可贵,正在于平凡劳动中所渗透着的共产主义精神,在于她把全部身心献给共产主义。这种精神,应该深深镂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1982年8月8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我们的事业需要这样的共产党员》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党需要赵春娥这样的共产党员!人民需要赵春娥这样的共产党员!社会主义事业需要赵春娥这样的共产党员!时代需要赵春娥这样的人!时代呼唤赵春娥这样的人!”
李景宏回忆,当他的稿子送到当时工人日报总编邢方群的案头时,邢总惊喜万分:“这不正是我们要找的人吗?”
她的事迹传遍全国,影响深远
赵春娥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传遍全国,中华全国总工会、商业部、河南省、洛阳市等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全省、全市广大职工开展向赵春娥同志学习的活动。
由洛阳市组织的“赵春娥模范事迹报告团”,先后到北京、天津、安徽、江苏、浙江、陕西等地向70余万人介绍了赵春娥的模范事迹。洛阳市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我是春娥家乡人,优质服务为人民”活动。
1982年7月,商业部追授赵春娥为全国商业系统特等劳动模范。
1983年年初,国务院追授赵春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年1月29日,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学习赵春娥同志,用共产主义精神从事劳动和工作。”
从1984年开始,全国财贸工会连续数年在赵春娥逝世纪念日组织全国财贸系统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到老集煤场开展纪念活动,包括张秉贵在内的著名全国劳模都为那株撒有赵春娥骨灰的常青树培土浇水。
1990年,赵春娥纪念馆在她生前工作过的老集煤场落成。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它接待了数以万计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1996年春,在由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等12家单位组织的第二届“中国雷锋”评选活动中,赵春娥同孔繁森、蒋筑英、安珂、邓稼先、林巧稚、张志新等共10人一起入选。得到这个荣誉称号后,赵春娥的事迹将被永久展示。
2004年11月,赵春娥纪念馆入选河南省16个“红色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3月,又被洛阳市确定为8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基地之一。
她虽然走了,精神却永驻人间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1982年的4月20日,这是赵春娥临终的前一天。由于积劳成疾,此时她的肝硬化、肝腹水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一大早,她照例拖着病体早早来到煤场,打扫好院内的卫生,擦了7个窗户的玻璃。突然,她开始吐血,卫生员陪她到地区医院门诊部看病,医生看她吐血太多,就劝她到有血库的医院治疗。
从门诊部刚一出来,她又拐进市社会福利院,联系下了8吨冬储煤的任务。
中午回到煤场,她再次大口吐血,大家赶紧把她送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临行时,她特意嘱咐同事蓝桂芝:“蓝姐,福利院的8吨煤,5月5号前一定要送去。”
被送到医院后,赵春娥吐血不止,生命的蜡烛已经燃烧到尽头。最后时刻,她对身边的人说:“我死后,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把我的骨灰撒在煤堆上,让我看煤。”
1982年4月21日5时15分,赵春娥与世长辞,年仅47岁。躺在病床上的她,双手双脚还沾着煤灰。
同年5月14日,按照赵春娥的遗愿,她的骨灰撒在了老集煤场,撒在了同事们为她植下的长青树的根部。
一个平凡的人走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诗人雷抒雁专门为赵春娥写下了长诗《煤啊,你万木之魂》:“这不是一个生命的完结,是物质让位给更崇高、更圣洁的精神!从此,她和光、和热、和能在一起,短暂的生命得到了无限广阔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