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反思,不能仅仅局限于“虎照”事件一隅。文艺创作的特点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鲁迅先生在谈及阿Q的形象塑造时,自称“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大抵是帽子在山西,衣服却在东北。那么,比漫画人物更具讽刺效应的周老虎脸谱,比荒诞戏还要荒诞的“正龙拍虎”大戏,什么才是其“生活基础”与“创作源泉”呢?
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已成网络新成语的“正龙拍虎”,恰恰集中了这个时代最为荒诞也最流行的某些社会元素,有意无意地充当了历史标本。这些荒诞元素中,既有无耻无畏的摄影造假、以假乱真的图片PS、底线失守的自我炒作,更有少数官员明目张胆的政绩造假、愈演愈烈的官僚主义渎职作风以及虚构项目、套取财政专项资金的权力腐败。众多现实之“师”,启发激活了狡黠农民周正龙的“才智”,使他在造假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觉得飘飘然,甚至找到了明星的感觉。
“虎照”事件当仁不让地已经成为另类的时代取景框。透过它,我们看清了官话——这个官员思维的衣裳,同时也看明白了权术表演的每一个细节与骇人技巧。没有调查就有发言权,有了错误也要极力文过饰非,近乎儿戏的施政行为,如同本能般地拒绝公众质疑批评,极尽太极手法的推诿塞责,耗费巨大经济成本、制度成本及公众信心资源却毫无半点结果的调查鉴定……谎言藏于某些官员“以人头作担保”的豪言壮语中,真相包裹于厚厚的腐败马甲之后,政府形象与公信力被无节制透支,“华南虎照”恰如一根搅屎棍,将一些地方龌龊不堪的官场习气连底搅起,腥臭难闻。
正如网民所言,一切造假者都是纸老虎。周正龙版假老虎的出笼,情节与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有着惊人的相似:绝大多数网友一眼就能看出的假虎,却被包括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副厅长、镇坪县县长在内的众多官员异口同声地当成真虎,他们到底是真无知,还是背后另有猫儿腻?“虎照”事件取景框就此定格,留下种种暧昧图景让人回味。(张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