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一向有许多先生致力于此,已有专著问世。我们是甚等样人,怎么敢涉足于兹。
但又一想,俺们是老洛阳人,说老洛阳话,自然地道,再加上平日也捉摸过一些词语,写出来略作介绍,不仅给后生提供一些方言知识,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不揣谫陋,就斗胆写起来。
中州东路有一卖“馕”的店,我们对这个字感到新奇,便回家查字典,发现“馕”字有两种读音和两层意思。
一、馕(Náng),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吃的一种烤制成的面饼。二、馕(Nǎng),一个劲儿往嘴里塞食物。
这第二个义项,老洛阳人是常用的,举个例子吧:“你看把孩子饿成啥了,俩馍一下子可馕完了。”这句话有怜恤之意。
另一种用法:大人正忙,孩子缠着要吃东西,这时大人会塞给他一个馍说:“给,快日馕去吧!”“日馕”,有数落孩子没眼色之意。
“日”与“馕”组词怎么会变成吃的意思呢?老洛阳人说“日”可能是“茹”字的转意。茹(rú),吃也。南方人说“吃素念佛”为“茹素念佛”;成语“含辛茹苦”就是吃苦之义。
从馕字说开去,没偏旁之“囊”字,在老洛阳话中派了许多用场——
囊(老洛阳话音Nàng),美好。
“这件衣裳,穿在你身上,囊着哩。”
囊(老洛阳话音Nāng),精纯。
“这条洗脸手巾,不是纯棉,不吸水,硬邦邦的,不囊气。”
囊(老洛阳话音Nǎng),骂人。
两个小孩打架,拉开后,气犹未平,还要相互撅人:“我囊你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