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警服,肩扛警衔,警号、证件一应俱全,手拿对讲机,腰别皮枪套……
曾经是“上尉军官”,现在是“二级警司”,掌握执法单位人员编制,既能办文凭也能安排工作……
有10名男女青年怀着干公安、当公务员的梦想,先后给其现金19440元……
画皮被撕破,谎言被拆穿,这一切都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导演的闹剧。
邂逅“贵人”
打工小伙能“入警”
26岁的小杨,中专毕业后求职屡屡失败,不甘在家被父母养活的他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卖水果饮料的小店打工,虽然辛苦点儿,可每月拿着用血汗换来的几百元钱,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自从他认识了一个姓刘的“警察大哥”后,一切都变了。
2007年5月的一天,天很热,小杨在店里忙着把各类水果码放整齐,忽然听到有人喊:“来瓶绿茶。”他赶紧停下手头的活儿,微笑着迎了上去。
只见一个身穿警服、肩上扛着“一杠两星”、 胸前挂着“执法证”、手里拿着对讲机的黑瘦男人站在店门口,他赶紧从冰柜里翻出一瓶绿茶说:“大哥,准保你凉快。”随即他双手递了过去。
“警察大哥”接过绿茶,打开后“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半瓶,小杨赶紧搬来一个凳子:“大哥,你坐着歇会儿。”“不坐了,我还有事儿。”“警察大哥”从一个带警徽的钱包里抽出一张5元面值的钞票,往冰柜上一放,扭头就走了。
接连几天,“警察大哥”时常到小杨打工的店里买东西。他对人很和气,出手也很大方,小杨对他渐渐有了信任感。
5月20日中午,“警察大哥”又来买东西,这次他坐下和小杨拉起家常来,对于“警察大哥”提出的诸如家庭情况、住址、学历等问题,小杨有问必答。从“警察大哥”的口中,小杨也得知,他姓刘,是“市劳动监察局”的一位科长,负责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的人员编制。说着说着,刘大哥四下看了看,见没有人,便压低嗓音对小杨说,他最近正在忙着录用公务员的事儿,眼下还剩两个名额,问小杨是否愿意到执法部门工作。
听到这个消息,小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答应“中、中”。
不料刘大哥眉头紧锁,轻声叹了口气:“不好办哪,你的学历不符合要求,按规定至少要大专学历。我得想办法给你办个大专文凭,还得到省里去托熟人,办学历、去省里托人都是要花钱的。”过了好一会儿,看小杨迫切的样子,刘大哥才开出了“价码”:办学历1500元,到省里审批要2500元,一共4000元。说完,刘大哥给他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
当天下午,小杨就把自己东拼西凑的1500元交给了刘大哥,并按照刘大哥的要求把自己的毕业证复印件和照片交给了他。两天后,刘大哥拿来一张“政审表”,让小杨填好并到毕业学校盖章后交给他。小杨一一照办,再次给刘大哥2500元,刘大哥给他一套春秋警服、一件短袖警用衬衣,让他照相办工作证用。
其间,因为请客、买制服、考试等,刘大哥又一次次向小杨共要了1000多元。
6月10日,小杨和自己打工认识的一个朋友小宋在广场上遇到了刘大哥,刘大哥说市巡警支队缺警力,问他们是否想去,两人均表示想去。当问到是否需要再补充个人资料时,刘大哥胸有成竹地对小杨说:“不用再补,把你的档案转到公安局就可以了。”
第二天,小杨就被刘大哥安排到某网吧去“实习”。“实习”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在该网吧打工的女孩小莉,便把自己通过刘大哥安排工作的事情告诉了她。当晚,刘大哥请他俩一起吃饭,答应把小莉安排到某银行监控室工作,因为小莉是初中毕业,没有大专学历,刘大哥收了她3000元用于办大专文凭。
此后,除了小杨和小莉外,又有8名青年男女被刘大哥许诺安排到城管、公安等执法部门,刘大哥分别以考试费、培训费、活动经费等名义向他们收取了少则300元、多则2000元的各种费用。
煞有介事
一个环节也不少
2007年6月下旬,刘大哥给小杨、小莉各送来一本《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一张“准考证”,明确要求他俩抓紧时间背会前者,7月4日到警校参加统一考试。
7月2日,离考试只剩下2天时间了,小杨、小莉已经复习得头昏脑胀,正在此时,刘大哥又打来电话:要想确保考试过关,一个人交500元,他找熟人疏通关系弄到试卷和答案,对他俩破例进行“开卷考试”。
各交了500元“试卷费”后,刘大哥很快给他俩送来了试卷和答案。卷子做完后,小杨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刘大哥把他转成了公务员,他需要再交1000元。小杨立即照办。
考试结束后,刘大哥把这10个人带到一家个体小诊所,给每个人抽了血,说是对他们进行体检,体检之后还要办理医疗保险。为此,每个人交了240元“体检费”。
第二天,每个人都接到了刘大哥的通知:到训练基地参加集训,训练时间为上午9时~11时,下午2时~6时。其实,所谓的训练基地就是菜市场后面的河堤。大家个个提前赶到,刘大哥给小杨一个“执法证”,上面写明小杨是“市公安局经侦二科”的“三级警司”。
看着自己穿警服的照片,小杨激动了好一会儿,忙挂在胸前,其他年轻人不由得啧啧赞叹。随即,刘大哥向其他人宣布,自己负责这次训练并任“教官”,小杨是这次训练的“副教官”。训练的内容无非是排队列而已,但想到马上要穿上警服、坐着警车在马路上巡逻,这些年轻人一个比一个卖力。没过几天,刘大哥说把小杨调到了“反扒队”,因为“工作调整”就把小杨的“执法证”收回了。
经过这么“严格”的程序,小杨和这些同龄人都深信不疑,满怀希望等着上班的通知。
2007年7月底,这群年轻人都接到了巡警队的电话,小杨本以为是通知自己到巡警队上班,可到了那里他才知道,巡警队接到群众举报,抓获了一名冒充人民警察的犯罪嫌疑人。他们这才知道,被抓的人正是给他们安排工作的“警察”刘大哥。
荒唐至极
“警察科长”刚出狱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这个所谓的“上尉军官”、手握执法人员编制的“二级警司”刘科长也现出了原形,他既不是警察,也不是科长。
刘某,1974年10月出生,黑龙江人,2003年7月曾因敲诈勒索、招摇撞骗被原籍某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2007年1月刑满释放。
刘某刑满释放后来洛阳打工,先后换过好几份工作,他嫌太累、挣钱太慢,便想出冒充警察的点子骗钱。
为此,他用假名字先后制作了退伍军官证、身份证、驾驶证、执法证、工作证等假证件,又通过非法渠道购买了警服、肩章以及对讲机等大量标志服装和警用物品,整天穿着警服到处寻找作案目标,称很多单位缺人,可以把他们安排到执法部门工作,以此向受害人收取各种费用,之后除了给每人买一套迷彩服外,余款均被他挥霍。
他承诺的所谓工作是根本兑现不了的,他答应给安排的单位都是他自己编造的,有的根本不存在。给小杨等人办的大专毕业证也是通过办假证的人做的,试卷和答案是从网上下载的。按照他的说法,迷彩服以及此后的体检、训练都是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好继续行骗而已。
被问到是否有人要求查看他的证件时,他说每次见受害人时他都身穿警服,没有人对他的警察身份表示过怀疑。
公诉机关以招摇撞骗罪向涧西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冒充人民警察,以给他人安排工作为名,多次进行诈骗,其行为已经构成招摇撞骗罪。因其在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应对其从重处罚。
近日,涧西区人民法院以招摇撞骗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5年。
法官说法
要警惕招摇撞骗
本案的审判长认为,刘某的行为之所以构成招摇撞骗罪,是因为他冒充人民警察的身份牟取非法利益,采用虚构事实的手段骗取受害人的钱财,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国家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
刘某冒充警察招摇撞骗,本案受害人多达10人,被告人采用不法手段骗取受害人钱财共计1.9万余元,属于多次诈骗,且刘某在服刑期满释放后不久又重新犯罪,属于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审判长说,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任何个人没有权力进行所谓的“招警”考试。我国《警察法》明确规定,录用人民警察,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选用。
《2008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规定,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必须在编制和增干计划内进行,按照人事计划管理程序,申请年度增干指标;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主要从公安警察院校毕业生中录用,不足部分从国家统一招考人员中录用;公共科目考试由录用主管机关组织实施,专业科目、体能、心理素质测评和考核由市(地)以上公安机关按照录用主管机关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录用人民警察的体检工作由市(地)以上公安机关统一组织实施,在指定的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项目和标准由公安部和人事部统一制定。
他说,这些受害人上当受骗,主要是过分轻信被告人,对此类犯罪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他们中间只要有一个人到人事部门或相关单位核实,就不至于闹出这样的笑话。他提醒说,现在高考刚刚结束,正是各类招录骗局的高发期,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一定要冷静,多做一些理性分析和调查判断,千万不要盲目相信花言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