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个体户”这一词汇,曾经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向了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伊始,河洛大地春潮涌动,1980年1月,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恢复成立,开始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对个体工商业重新作出发展规划。是年,231户个体户按照规定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时年19岁的沈艳琴正是其中之一。他们因“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赶上了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将近半百的年纪,明显发福的身材,一身闲适的夏装——如今的沈艳琴,看上去十分温和,很难让人把她和一个泼辣干练的女个体户联系到一起。
然而,正是现任西工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沈艳琴当年敢为人先,在改革开放之初即登记注册为洛阳第一批个体户,并很快干出了名堂,成了人人羡慕的“女强人”。
为家分忧,“待业”女挨家送煤
1978年夏,家住瀍河回族区五股路的沈艳琴高中毕业了,可家里的经济状况却让她高兴不起来——父母都是洛阳煤炭系统的职工,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才102.5元,却要养活包括6个孩子在内的一家八口。
17岁的沈艳琴告别校园后,成了“待业青年”。因为是家中的老大孩子,她总想着干点儿什么,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毕业没多久,她找了一辆架子车,开始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给人送蜂窝煤,当时1元钱可以买46块煤,她送煤能从中挣0.1元。
“煤是从父亲上班的小北门煤场拉出来的,一车煤好几百公斤,遇到上坡,少出一点力车子就上不去坡。送一天煤下来,衣服要汗湿好几回……”事隔多年,沈艳琴对当年送煤的辛苦仍记忆犹新。不过,身体的劳累还不算啥,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人们异样的眼光。
“谁不想干体面一点儿的活儿,可我当年哪有其他的选择?!”沈艳琴回忆说,当时中国基本上还处在“一切按计划”的时代,工厂、机关的进人指标少之又少,就连临时工的活儿也不好找。和她一起毕业的农村同学很多回老家种地,许多城市同学只能变成无所事事的“家里蹲”。和他们相比,自己送煤多少还能为家里做点儿贡献,她已经很知足了。
“半知半觉”,她当起了个体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上关于改革开放的话题渐渐多了起来,但十七八岁的沈艳琴对此只是“半知半觉”。成天忙着送煤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将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改变。
1980年1月,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恢复成立,开始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对个体工商业者重新作出发展规划。当年,就有231户个体户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并领取了营业执照,时年19岁的沈艳琴便是其中之一。
那是1980年下半年的一天,父亲回家后一脸兴奋地和她商量:“今后你就在家搞电动机修理吧?你一个大姑娘家,天天上门给人送煤,一是太累,二是毕竟不大好看……”对于父亲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提议,她也没想太多,就点头同意了。
没过两天,在父亲的带领下,她到瀍河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回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紧接着,不起店名,不挂店牌,在家里腾出一间房当修理间,用两根条凳和一块木板搭起一个修理台——她的电动机修理店就这样开张了。
沈艳琴的母亲当年是洛阳煤炭公司机修厂的电工,擅长维修煤场的电动机,沈艳琴从小看母亲干活儿,耳濡目染中“一些小活儿看都看会了”。修理店开张后,在母亲手把手的传授下,沈艳琴很快成为一名熟练工。
当年还不兴打广告,家里也没电话,为了能揽到活儿,她每天骑自行车到各家煤场转悠,最远一次骑到了符家屯。一揽到活儿,她就用架子车把笨重的电动机拉回家,修好了再送回煤场。当时,一台小的电动机修理费通常是五六十元,大的则要100多元,而她往往会比其他修理工少收五六元钱,这样一来,她的名气渐渐传开了,许多煤场都愿找她修电机。
“用价格和服务去赢得市场,这不用跟谁去学,自古就是这道理!”沈艳琴如是总结当年的“生意经”。
自从当了个体户,沈艳琴每月收入少则三四百元,多则七八百元,而当时城市职工的月工资不过几十元钱。到1982年,她成了不折不扣的“万元户”,给家里盖了两间砖混结构的新房,1985年,她家又盖起了漂亮的两层楼。
干出名堂,“闯”进人民大会堂
收入剧增让年轻的沈艳琴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但在很多时候,个体户这一身份也给她带来了挥之不去的烦恼。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个体户”仍不是光彩的称谓,大多数人不愿干个体户,认为“丢面子”;对于为数不多的个体户,人们通常称之为“小商贩”。
“那时经常有人问我父母:你家大闺女咋会干这种活儿?”沈艳琴回忆,与当时那些在街头搞零售的个体户相比,她接触的人相对较少,遭到的白眼也相对较少,但社会大环境如此,她还是明显地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好在她先前连煤都送过,心理承受能力已经锻炼出来了。
后来,这种状况渐渐发生了改变。1982年年底,瀍河回族区召开首届个体户表彰大会,沈艳琴被评为首届“先进个体户”。那天,她和其他代表戴上大红花上台领奖,区领导亲自给他们颁奖,台下掌声响成一片,照相机对准他们“咔嚓”、“咔嚓”响个不停……那一刻,她无比激动:“国家是鼓励个体户的,我们也是有社会地位的!”
从那以后,她的自信心越来越足,当个体户的劲头也越来越大,生意更是越做越好。与此同时,洛阳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渐渐多了起来:有的倒腾服装,有的搞个体运输,有的搞养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982年,洛阳市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成立。因为业绩出色人缘好,时年21岁的沈艳琴当选为协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此后,她一方面忙自己的生意,一方面风风火火地奔走在政府和个体户之间——把个体户的呼声及时传递给政府,把国家的政策及时传达给个体户,引导更多人“自谋职业,为国分忧”,早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随着收入的增加、眼界的开阔,沈艳琴渐渐干出了名堂,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使她成为万众瞩目的“女强人”。
1983年,她当选为第六届省人大代表,当时全省只有两人以个体户身份当选,洛阳仅她一人。
1985年2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洛阳第一个入党的个体户。这件“稀罕事”不久就上了《人民日报》,当时的区委书记王国平特地到她家向她表示祝贺,说:“咱们区多少年从没上过《人民日报》,你为咱们区争了光,你这个个体户干得好!”
更大的荣誉还在后头。1986年,她被表彰为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并且出席了同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她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薄一波、彭冲、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各路记者纷纷采访,而她总是由衷地说:“当个体户,早晚会有出息的一天!”
回首当年,感慨万千说“进步”
随着社会活动日益增多,沈艳琴于1987年年底作为特例被市工商局录取为国家干部,从此脱离了个体经营,专心致志地当起了政府和个体户之间的“桥梁”。
沈艳琴至今仍记得她当时的月工资只有60.5元,这与她当个体户的收入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但她从不言悔。
她说,当初当个体户是出于个人生存的需要,后来脱产转干则是因为社会的需要。“咱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生计问题解决了,就不能把金钱看得太重,要为社会多做点儿事”。
如今,沈艳琴日常从事的工作依旧是与个体户打交道。因为早年的经历,她总是怀着深厚的感情去面对个体从业者,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他们的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回首改革开放30年,沈艳琴感慨万千。她说,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蓬勃的30年,作为一名曾经的个体户,她的经历就是最有力的见证。30年来,“个体户”这个词早已摆脱了贬义的色彩。曾经饱受歧视的个体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获取报酬,一来解决了个人生计问题,二来也为国家税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到今天,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繁荣度和自由度的标志之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干个体户不再被视为丢人的事,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也从纯粹地看政治身份转变成了看创富能力和其他方面相结合,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进步。”沈艳琴说。
相关链接
据史料记载,1966年以后,在极“左”路线指导下,个体工商业者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统统割掉,有的被罚款,有的被没收财物,有的被批斗,少数人迫于生计只能暗地经营。到1979年年底,洛阳从事修理服务、剪裁加工等行当的个体工商业者仅有87户。
改革开放后,洛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引导和扶持个体户。30年间,个体经营户在洛阳的数量呈不断上升态势,从最初的231户发展到现在的9.7408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0.9684万,注册资金总计达27.2081亿元,个体私营经济成为经济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7年,全市国税系统组织个体税收3.85亿元,占全部国税收入的3.85%;全市地税系统组织个体税收5.0853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