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1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召伯兴德政 遗爱在甘棠
新闻网广告
不食周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7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洛阳地名探源
召伯兴德政 遗爱在甘棠
记者 孟国庆 文/图
  “召伯听政处”碑
  今日地名:甘棠村

  地方状况:甘棠村位于宜阳县西北3公里处,隶属寻村镇。该村与宜阳新城区相邻,南临洛河,北依香鹿山,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现有10个村民组,人口2330人,以农业种植为主,盛产西红柿、青椒,并建起了洛阳辣椒研究基地。

  村名由来:该村为周朝召伯巡行时,曾在这里的甘棠树下处理政事而得名。

  清山秀水好甘棠

  说起甘棠村,人们并不陌生。从洛阳出发,沿郑卢公路行车不过半个小时,就到了这个宁静的小村庄。

  紧邻公路的甘棠村宁静而秀丽:甘棠河从村中流过,河两岸绿树成荫,点缀着三三两两的人家。

  甘棠的清山秀水自古就有。隋炀帝把营建的皇家园林扩展到宜阳以西,这里就建有甘棠馆。“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这首诗,就是当时甘棠秀美风光的真实写照。

  甘棠不仅是古时候的“休闲度假村”,更是繁忙的驿站,驿站旁生长着茂盛的棠梨树(即甘棠)。这里临近洛阳,又是前往永宁县(现洛宁县)的必经之路,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快马从梨花雨中驱驰而过。

  有了好山好水,交通又便利,甘棠自然成了名人雅士相会的好去处,来往游者络绎不绝。唐代诗人刘禹锡、杜牧,宋代著名散文家欧阳修等都曾到这里饱览山水,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文人们来此除了赏景,更是来凭吊古人。这个古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召伯。正是因为有召伯,才有了甘棠村。

  召伯遗爱在甘棠

  据《史记》记载,召伯姬姓,名奭(音shì),是周文王的第五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食邑于召邑(今陕西省东岐山西南),故又称召公、召伯。

  召伯帮助武王平定天下后,被封于燕,但他并没有到封国去,而是让长子就封,自己留在周王室辅助国君。他的侄子周成王继位时年纪很小,他担任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陕”并不是现在的陕西省,而是今天三门峡市的陕县。周公主要治理陕县以东的地方,留下了“周公吐哺”的故事;召伯主要治理陕县以西的地方,亦留下“甘棠遗爱”的传说。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伯到各县乡调研,就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

  他巡行到现在的甘棠村时,在一棵棠梨树下处理公务,无论诉讼还是政务都处理得非常得当,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不“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伯在那棵甘棠树下到底处理了什么公务,民间演绎出各种版本。

  有说召伯刚在甘棠树下坐定,但见一女子呼天号地地奔跑,后面几个男子气势汹汹地追赶。召伯一问,原来是一富户的恶奴在为主子抢亲。召伯大怒,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就把几个恶奴囚禁在里面;他又传来那个富家子弟,杖击四十,并命令他弃恶从善。处理了这件事儿后,召伯举一反三:民间的婚姻嫁娶得有个制度,不能乱来。于是他订出了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迎亲等“六礼”,并公布施行,此后民间婚俗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此开始。

  还有版本说,召伯在甘棠树下歇脚,看到一个奴隶主用木棒毒打奴隶,并罚奴隶站在太阳下曝晒。召伯就问奴隶主:“你为啥打他们?”奴隶主说:“他们弄坏了工具!”召伯说:“你却弄坏了掌握工具的工具。”奴隶主哑口无言。

  无论传说是哪种版本,召伯的德政确实得到了人们的爱戴;他开了现场办公的先河,使政情民意能很好地上传下达。人们追慕他,看到这棵棠梨树就好像看到了召伯,不忍损毁,这个村庄也被起名叫做甘棠。

  召伯仁政古碑追记

  风雨沧桑,召伯已逝,棠梨树也已不在,但甘棠的名字却沿用至今。

  甘棠虽小,但因地处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魏、西魏建立后,甘棠属于东魏。公元538年,西魏攻占了甘棠,为了永久占据这一战略要地,西魏历时10年修建了甘棠县城,没想到城刚修好,就被东魏占去。西魏不甘心,几个月后又将甘棠夺回;公元569年,甘棠成为北周的领地;到北齐时,被夷为平地的甘棠又建起了九曲城……

  经历的战火越多,人们对召伯的仁政越发追慕。在宜阳县城南,人们建了召伯祠,祠内原镶嵌着“召伯坐像碑”,碑高1.1米,宽0.6米。上刻甘棠树一株,召伯端坐树下石上,左上方镌刻“召伯甘棠图赞”6字,笔力雄健,刻工精细,右下方题跋80余字。可惜因年深日久,石面风化,字迹模糊不清。今存于宜阳县文管所。

  此外,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宜阳知县郭朝鼎立有“召伯听政处碑”,碑高2.2米,宽0.7米,正面中间竖刻河南府尹张汉题写的“召伯听政处”5个大字,字体端正,气势豪放,历来为书法爱好者所青睐。

  “召伯听政处碑”原本立在郑卢公路边,发现时已经埋到地面以下1米多深处,碑顶还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几年前公路扩建时,村民们将其移到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正对着甘棠村委会。遗憾的是,现在碑顶的二龙戏珠图案已经不见了,在活动中心只能看到碑座和碑身。

  甘棠村人以甘棠为荣,现在公路两边的饭店,起名“召伯餐厅”的并不鲜见。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