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初期,洛阳开始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手表、缝纫机等的产量成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还研制出收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产品。与此同时,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饮食支出比重减小,穿和用的支出比重增大,由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录音机构成的“三转一响”,在城市家庭中逐渐普及。
在中国百姓的传统消费结构中,“吃穿住用行”中的“行”向来居于末位。以摩托车为代表的高档代步品,此时却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渐打破了较为低端的消费格局。1981年9月,原郊区孙旗屯公社三山大队(现高新区孙旗屯乡三山村)的姚金柱等9名社员同时购买了摩托车,成了洛阳第一批摩托车拥有者。这一“爆炸性新闻”当年先后两次上了《洛阳日报》(如图),成为新消费时代来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走到第三个年头,却已经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国人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尤其对摩托车一类的高档代步品,表现出空前的消费欲望。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祖祖辈辈务农的姚金柱们,如同重新获得了传说中被盗的“金马驹”一般,不仅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且奇迹般地成了洛阳第一批摩托车拥有者。
“金马驹”回来了,小山村大变样
“三山”这个村名,由村后的三座周王陵而得。相传,周王陵里有个金马驹,日夜不停地拉磨磨着金豆子,这里的人们因此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后来,金马驹被坏人盗走了,大家的日子也随之贫困起来。
这一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洛阳农村长期吃“大锅饭”,原郊区有很多“穷队”,“商品靠统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人们形容那时的生活是“手脚是捆着的,土地是闲着的,肚子是饿着的”。与其他大队相比,三山大队因土地肥沃,菜粮间作,加之临近市区,社员们的日子还稍微好过些。
“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曾任三山村支书的李遂柱回忆说,1977年,壮劳力出一天工才挣块把钱,全大队2700多名社员全年人均分配现金仅146元,有些人的口粮还不够吃,家家户户都缺钱,穿的是补丁衣,住的是土坯房。
当年,出村的路是3条没有硬化的土路,晴天扬灰尘,雨天满地泥。个别人买了自行车,可一遇到下雨天,也只能扛着自行车,踩着“水泥路”出村。但这些交通上的不便都算不了什么,因为对于社员们来说,最要紧的还是先填饱肚子。
改革开放后,大队实行了生产责任制,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多人还搞起了副业。“政策对了头,一步一层楼”,到1980年,村里1/3的社员有了存款,共达16万元,其中34户存款达千元以上。
“金马驹”重新回到了小山村,社员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他们,成为第一批摩托车拥有者
三山村的变化,是洛阳改革开放初期成果的一个缩影——到1981年,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在三山大队,把多数收入用于吃饭的时代也已过去。全村当时盖了不少新房,在城市已经普及的“三转一响”,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的社员家庭,特别是自行车。然而谁也想不到,洛阳第一批摩托车拥有者竟会出自这个小山村。
那是在1981年9月初,时年34岁的社员姚金柱除了种地、种菜,还养猪,生活无忧,家里盖起了新房,还有500余元存款。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他打算到洛宁、嵩县等地购销鸡、鱼,可路那么远,靠自行车真是“难于上青天”。
“刚好,队里的俊峰、富生、文安等8个人也有同样的创业打算,大伙儿一商量,决定去买摩托车。”姚金柱回忆说,当时全国摩托车市场主要有两种产品,一是重庆产的嘉陵牌摩托车,一是江苏产的飞燕牌轻骑摩托车,洛阳只有广州市场百货大楼等少数国营商场有售。
“头天,俺们去广百大楼看好了车,第二天就齐刷刷地买回了9辆‘飞燕’!每辆车660元,俺是取出所有存款,又找人借了一二百元才买下来的。你想啊,当时一般工人的月工资才几十元钱,俺算是‘提前消费’了一把!”事隔多年,姚金柱的话里依然透着自豪。
姚金柱清楚地记得,那天他们9个人买了车,但没一个会骑。为了不把崭新的“飞燕”弄坏,他们硬是推着车从广百大楼回家。小心翼翼地推了两公里,他有点儿吃不消了,“买个摩托车却收拾不住,心里越想越气”,忍不住一个翻身骑了上去,一发动,还真点着了,挂上档就如箭一般飞奔出去。“好家伙,恁快!”他美滋滋地享受着风驰电掣的感觉,心中的欢喜难以言说,“这之后出门办事或者到县里做生意,可就快多啦!”
还有个“段子”更有意思,一名社员骑上车回家时“心里老是美”,结果在快到村里时,被路边的树枝绊住,连人带车摔倒了。他灰头土脸地爬起来后,见四下无人,赶紧把车扶起,仔细拍打灰尘。经此一摔,新车有一个部件松动了,他心疼得不得了,但假装无事地骑回了家。这事儿他连媳妇也没说,只连夜叫来一个师傅说是“看看车”。“俺一个农民骑上了摩托车,这是多得意的事儿,要是头一次骑就摔跤的事情传了出去,那就不美了”……于是乎,这个“秘密”被他一直保守到现在。
“农民骑上了摩托车”轰动洛阳
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当姚金柱们把摩托车骑回村里时,该会有多少乡亲跑出来看“稀奇”,会给村里带来多大的轰动!当时,就连市区的大街上也很少见人骑过啊!
姚友爱是早年从三山村走出去的公职人员,也是《洛阳日报》的通讯员。那年暮秋时节,姚友爱回老家,没进村就听到“突突突”的摩托车声,他向爱人打听,才知道大队有9名社员一块儿买了9辆摩托车。他非常吃惊,当晚就去买车者姚俊峰家里串门。 (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