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日刊发的《五岁娃:我很孤独》一文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对于文中的单亲妈妈刘女士“想为孩子认个干亲或找几个玩伴”的心愿,许多市民通过电话或短信作出积极回应,一些心理工作者则从专业角度指出,对“孤独”的五岁娃明明首先需要作出心理评估,才能谈及下一步的心理疏导等解决办法。
昨日的市民来电中,回应最多的就是其幼子(女)可以和明明做好朋友,让孩子们共同玩耍来排遣明明的“孤独”。市民李先生说,他的女儿今年也是5岁,放了假在家虽不“孤独”,但挺“无聊”,如果两个孩子能一起快乐地玩耍,相信对他们的身心都会有好处。此外,他还愿意和家人一起带明明出去旅游或把明明领回家玩。有市民同样也是单亲家庭,因此对刘女士的处境感同身受,希望能早日促成两家孩子结成玩伴,共同成长。
孟津县的王先生等人则表示愿意和刘女士结成干亲。他们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不该这么可怜,两家结成干亲后,大家可以一起努力让明明感受更多关爱,心灵不再受到伤害。
还有不少热心市民为这个单亲家庭的未来出谋划策。宁北美术学校的白先生说,可以让明明来免费学习绘画,接触到更多的人;网友“桑迪”建议,刘女士每天睡觉前应和孩子谈半小时心,还应在打工或社交时尽可能地带上孩子,让孩子跟着见见世面;手机尾号为“2998”的读者鼓励刘女士要对婚姻和家庭重新树立信心,“给孩子完整健康的父爱,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市民黄女士等人表示,将力所能及地给刘女士母子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还有一些是来自专业机构的心理工作者,表示愿意以己之长,给明明的心灵带来阳光。大家纷纷从专业角度指出,对明明的问题,首先需要专业人员对明明作出正确的心理评估,才能谈及下一步的心理疏导等解决办法。
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本报已邀请到我市一位知名的心理专家,初步定于本周末与明明进行心灵沟通,并作出心理评估。除了“孤独”,明明是否还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如何才能帮助明明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刘女士母子最终会接受哪一种救助方式?
敬请关注下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