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海娟这孩子的感恩之心,她的举动让我很欣慰,但她还回的1000元我说啥也不能收,捐出去的钱早已不属于我了,你们能替我想想办法吗?”昨日,马家茜在电话中这样对记者说。
这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8年前,洛宁县河底乡的蒋海娟考取了河南师范大学,但其家庭贫困,无法负担其大学学费。马家茜得知这个消息后,为蒋海娟捐助了1000元钱。
上大学期间,蒋海娟一直与马家茜保持联系。可就在蒋海娟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他们却突然失去了联系。因此16日中午,蒋海娟的到来让马家茜十分欣喜。
在谈话中马家茜得知,当年失去联络是因为蒋海娟在毕业时把通信录弄丢了。见自己帮助过的小姑娘如今已成家立业,马家茜非常欣慰,两个人一坐下来就有说不完的话。
临走时,蒋海娟拿出1000元钱对马家茜说:“您当初的捐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如果不是您和众多好心人帮我,我的人生将是另一个样子。现在,我参加工作了,有了固定收入,我要把这钱还给你,尽管这样,也不能表达我的谢意……”
蒋海娟的话大大出乎马家茜的意外,马家茜说,自己当初捐款绝没有图回报的想法,只是想在别人有困难时帮一把。再说,她觉得钱已捐出就不属于自己了,她建议蒋海娟将这笔钱用于帮助贫困学生。
蒋海娟走后,马家茜才发现,蒋海娟悄悄地将这1000元留了下来。
记者和蒋海娟取得联系后,蒋海娟在电话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很多好心人帮助了她,现在她已经工作了,要尽力将这笔钱还回去。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她希望这些好心人能为自己感到欣慰和喜悦。她说:“这钱是马阿姨的,我用完了当然要还给她!”
(这1000元钱的故事将如何延续,本报将继续关注。) 见习记者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