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是文化的解禁与开放。作为文化的代表形式,中国电影首先得到解放,反过来也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与时代同步的洛阳,似乎在一夜间告别了精神食粮匮乏的时代,跨进了多彩的电影世界。
打开片库,大量老影片重见天日
今年75岁的黄曲清老人,1956年代表省电影公司支援洛阳大建设,参与组建了洛阳市电影公司,之后一直留在洛阳,见证了我市电影事业的发展历程。
他回忆说,1977年前,除了“三战”片,市民基本上无其他电影可看。那时,我市只有4家电影院,放映的不是《地雷战》,就是《地道战》,或者是《南征北战》。
除了这3部故事片,那时放映最多的是电影新闻简报及有限的几部外国电影,如朝鲜的《卖花姑娘》。市电影公司的张述端说,那时社会上流行这样的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电影迅速放开了,尘封多年的老电影一夜间被“解放”了。“听说很多遭禁演的老电影可以上演了,我们电影公司的同志非常高兴!”黄曲清说,“我们赶紧打开公司的片库,从此大量老影片重见天日。”
全民涌向电影院
由于禁锢得太久,现在有了“新鲜”的电影看,市民像尝到了满汉全席,纷纷涌向电影院。“我市将原来的剧院、俱乐部全部进行了改造,都能放映电影。短短一年间,电影院从原来的4家猛增到36家,各个放映点白天黑夜连场放映。”黄曲清说。
刘永乐,今年68岁,当时负责我市的电影发行工作。他说:“那时,电影片子真是供不应求啊!各电影院采取了穿插上演的办法,一部片子在一个影院放映完第一盘拷贝,马上就流转到下一个影院。跑片员骑着摩托车在电影院间穿梭,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跑片员路途遇到麻烦,电影拷贝不能及时送到,害得下一个影院的满场观众苦苦等待。”
刘永乐回忆说:“有一次,《青春之歌》的拷贝还在三门峡,我市的各电影院就排好了放映场次。当时的市十三中师生坐满了老城的人民电影院,我们急得团团转,只知道电影拷贝已经送上了途经洛阳的火车,可是究竟到哪里了谁也说不清楚。片子一到洛阳站,我们就开着汽车奔向人民电影院。”
“记得老版豫剧《朝阳沟》电影重新上映时,仅在人民电影院就连续放映103场,那里只有713个座位,结果每场都有上千名观众。”
那时,我市为了满足群众需要,在七里河附近建了一个露天影院。当年的露天电影院经理方策说:“本来场内计划容纳1000多名观众,实际上每场都要进2000多人。一到晚上演电影时,周围楼房顶上都是人。”
“在电影院工作,神气着呢!”
丁文想,今年59岁,当年是中原电影院经理。他说,那时候电影一开禁,人们看电影的热情一下子爆发出来,以至于一票难求。
“当时,电影院的售票员非常吃香,他们走到大街上经常会被人认出来,就连卖小吃的对他们都十分关照,想套近乎多买几张电影票。”丁文想说,“那时候,电影院工作人员口袋里总要装几张‘关系票’,尽管这些票也需要掏钱来买,但是人们以能提前买到‘关系票’为荣。”
“无论是在市电影公司还是在各电影院工作,都让人非常羡慕,想调入这些单位非常难。”丁文想说。
《望乡》带来的冲击
刘二钧,原在市电影公司从事宣传工作多年,现已退休。他说,1978年邓小平访日后我国掀起日本电影热,尤其是《望乡》在国内的放映,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震动非常大。
《望乡》讲述了一个日本妓女的痛苦经历:研究女性史的圭子(栗原小卷饰)在九州天草调查海外卖春事件时,偶遇老婆婆阿崎,她是几十年前被卖到南洋卖春的女子之一。圭子与阿崎婆相处半月,阿崎婆终于向她讲述了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影片通过主人公阿崎婆在南洋山打根妓院所经历的巨痛,表现了一群“南洋姐”先被祖国(日本)抛弃、归国后又受到歧视的苦难遭遇。
“《望乡》让人感受到中国对电影确实放开了。它引起轰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影片里有一些裸露镜头。在今天看来,那些镜头真不算什么,可在改革开放之初,那样的电影画面实在太吸引人们的好奇心了。”刘二钧说,“当时传说,《望乡》公映前已经被剪掉了不少镜头。尽管如此,它还是给人们以很强烈的心灵震撼:电影走向开放,思想正在解放。”
《生死恋》上映,喇叭裤流行
方策回忆说,《生死恋》等电影放映后,我市开始流行喇叭裤。那是青年人对多彩生活和个性追求的开始。
《生死恋》是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恋爱故事片。《生死恋》上映时,可谓轰动一时,电影院场场爆满,放映时鸦雀无声。其剧情很简单,男主人公大宫(音)喜欢上女孩子夏子(音),整天思念着漂亮、聪明、活泼的女主人公。有一天,大宫收到一份电报说夏子死了,他大叫一声,跪在夏子的灵堂前,面对夏子的照片,他默默地思考:对他而言,一切幸福都需要一个基础,那就是夏子的存在。
这个爱情故事简单而陈旧,但仍让中国青年为之痴迷。影片中这一对恋人穿着喇叭裤,显得潇洒飘逸,一时成为青年人效仿的对象。由此,喇叭裤成为风靡一时的时髦服装。
刚开始,老年人还看不惯这样的“奇装异服”,觉得有伤风化,甚至有带着红袖章的老人拿着剪刀,见到穿喇叭裤的就要把人家的裤腿剪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影给人们带来的观念冲突。
相关链接
1923年,吴佩孚司令部在士兵的严密警戒下,首次在洛阳放映电影。1924年,大陆影片公司首次来洛阳拍摄电影,共拍摄了两部短片,其中一部为名胜片《洛阳风光》。洛阳刚解放时,仅有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影院——中原电影院。改革开放后,一年之内洛阳的电影院由4家猛增至36家。1978年到1979年,“文革”期间被禁映的电影陆续解禁,多达46部,仅《创业》就连映819场,由此形成了洛阳电影史上的第一个放映高潮,到1991年再次出现高潮,市区票房收入达到1400万元。如今,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和精神食粮的多样化,公共电影院已难以再现当年的辉煌,我市电影放映正向着数字化、精品化、小型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