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7月28日拍摄的奥运村内的红灯笼。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为奥运村增添了风采,也方便了来自世界各地、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宾朋体验独特的中国文化。(新华社发) | |
开幕式:三次彩排
“鸟巢”连轴转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剌阶段。在8月8日之前,奥运会开幕式还将进行3次彩排。
目前,“鸟巢”为开幕式排练大开“绿灯”,天天都是连轴转,24小时保障开幕式运行团队的排练需要。“鸟巢”周边,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演职人员进进出出。
开幕式于7月16日进行了首次带妆彩排,针对彩排中发现的问题,以张艺谋总导演为首的开幕式主创团队及时对开幕式方案进行了完善。主创人员们几乎每天都只能吃上一顿饭,记者曾目睹他们工作了一整天后,直到深夜12点才想起吃饭的情景。
奥运首金:正常训练 枪手静心神
正常来说,北京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将在女子气步枪项目产生,中国队的参赛选手是杜丽和赵颖慧。在未来10天里,中国射击队的备战工作将由“磨枪”转为“磨心”,在正常训练中修身养性。
和平时一样的训练生活有利于枪手们保持良好心态。因此,射击队基本没有特别安排。这一阶段,包括杜丽和赵颖慧在内的所有选手仍将坚持正常训练:上午在靶场,下午休息和身体训练。
总体来说,射击队以调整为主。不过,前段时间驻队的心理专家已经撤离,除了教练的疏导外,主要靠队员们自己整理心绪。
如果射击比赛出现突发状况而导致比赛不能进行,奥运首金将在举重赛场产生。中国举重队的备战将进入“精益求精”的训练细节强化阶段:训练强度不大,注重运动员的精神状态。
奥运村:接待高潮 繁忙而有序
奥运村副村长邓亚萍告诉记者,奥运村未来10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各国和地区代表团入村的接待工作,重心是做好各代表团的欢迎仪式。
她说:“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在奥运会正式开幕之前,各代表团都应入住奥运村,个别不能在开幕式之前抵达的代表团,我们会在8月9日安排入村仪式。现在奥运村已经正式开村并24小时运行,各项工作都很正常。”
邓亚萍表示,有信心在时间紧、服务要求高的情况下,做好整个团队的协调配合工作,完成好最后10天的工作。
媒体服务:渐入佳境 相助新闻战
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主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济成用嘶哑的声音告诉记者,目前主新闻中心所有硬件设施运转非常好,记者到达高峰马上到来,因此要做的工作很多。
他介绍,首先要做好新闻发布会,尽量提供多种题材发布会,内容涉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以及城市本身等,为记者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其次,因记者人数增加,要同步调整交通运输方案。他说:“这段时间是对交通方案进行演练的难得机会,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调整班车出发和到达时间。”
国际广播中心运行团队秘书长杨滨源介绍,28日将迎来媒体入驻高峰,当天可能会有几百家转播商到来。
杨滨源说:“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已经从磨合到渐入佳境阶段,而在最后冲刺的10天时间内,我们要做的是将工作从‘很好’到‘更好’直到‘完美’。”
文化活动: 四海宾朋 感受中国味
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丁百之说:“奥运村不仅要成为各国运动员和官员在北京的新家,而且要在这个新家里感到不寂寞,感受到主人的文化魅力和热情好客。”她说,要准备好奥运村里的文艺活动和安排,一定要让运动员们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丁百之介绍,奥运村文化活动将突出三大亮点:一是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晚间广场文艺演出,二是系列文化展览,三是互动性的文化展示体验活动。“要让外国运动员在不出村的情况下就能品尝到中国文化”。
升旗广场几乎每天都要举办晚间文艺表演活动,有几十个文艺团体参与,表演内容结合了东西方风格,汇聚了各国艺术风情,以舞蹈、杂技等中国特色文艺节目为主。25位中国民间艺术家将在奥运村国际区商业街集体亮相,向各国运动员展示皮影、彩绘泥塑、风筝等中华民间手工艺术瑰宝。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