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细的方案使火炬传递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 |
如今,北京奥运火炬在河南省已经传递完毕。然而圣火不仅仅为洛阳人“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更为洛阳举行大型活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厚厚的一本《火炬传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洛阳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聪明才智。
洛阳“史上最牛”策划方案
许多参与火炬传递的工作人员都保存着一本洛阳火炬传递组委会办公室编制的《方案》,这本厚达216页、重近1公斤的大16开本方案,堪称洛阳“史上最牛”的策划方案。它最好地记录了参与火炬传递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甚至洛阳观众的艰辛劳动和出色工作。
洛阳火炬传递组委会前办公室主任、市体育局机关党委书记马政道一辈子与文字打交道,不知道为局里写了多少材料,然而毫无疑问的是:这本《方案》,一定是他这辈子最难忘也最得意的材料之一。
当然,材料中不仅仅是市体育局一家的方案,还有公安、园林、医疗、通讯、工商、新闻、文化、后勤甚至气象等诸多部门的方案。这是洛阳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合作的心血结晶。翻开方案的每一页,各个部门一年来辛勤的工作跃然纸上。
在这个《方案》中,圣火在洛阳传递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收录其中,并责任到人:洛阳市领导的政务活动细致入微;火炬手的选拔、培训、接待甚至传递中的投放和收集等事务面面俱到;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使得这个《方案》近乎完美。
这个《方案》是依照国际奥委会通行的惯例制定的,也是洛阳操作大型活动与国际惯例相结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传递时间误差不超过1分钟
《方案》中,线路编制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从最初的百余公里的传递线路,最终精减到6.9公里的传递线路,前后经历20余次修改,这中间的心血与汗水,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知道。
马政道说,在最早的方案中,最能代表洛阳特色的龙门石窟、关林和白马寺都收录在传递线路中,线路总长超过100公里。但在与北京奥组委火炬传递先遣队进行第一次接触时,对方提出意见,认为白马寺这段传递线路显得繁琐且不必要,因此从传递线路中取消。
这样,41公里的传递线路就确定了:在龙门石窟点燃第一棒火炬,而后到关林,再从西关上中州路,在七里河上建设路,途经涧西各个大厂,最终从南昌路回到洛阳新区,终点是体育中心广场。这条线路既突出了洛阳传统历史文化,也显示了这座新中国成立后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的特点,并展示了洛阳新区的风貌,是一条很理想的线路。
然而汶川大地震后,依照上级指示,本着“节俭办奥运”和“平安办奥运”的思路,各个火炬传递城市都精减了传递线路。洛阳也不例外,今年6月底,洛阳市依照上级指示,制定了新的传递线路,并得到最终确定。
这条线路从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西门广场出发,经王城大道到古城路,而后走厚载门街,再右转至开元大道,最终到达洛阳市体育馆,火炬传递全部在新区进行,把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了有机结合。
在《方案》的“路书”部分,每位火炬手传递的距离被精确到了0.01米,时间精确到了秒,为此洛阳火炬办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劳动。
在六七月的烈日下,火炬办工作人员拿着皮尺一寸寸地丈量传递线路,并进行详细记录。一路走下来,很多人的脚上磨出了血泡,鞋子都走坏了。中午时分,他们只能喝杯水,连饭都顾不上吃。
他们艰苦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规定,火炬传递的误差不能超过5分钟,而洛阳传递的当天,实际误差不超过1分钟!
两次演练,市领导亲自参与
为了确保火炬实际传递时万无一失,7月9日和16日,洛阳市进行了两次演练活动。演练活动的流程完全按照实际传递时的方案进行。除了部分外地火炬手和北京奥组委的官员、工作人员外,洛阳方面几乎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参加了演练。
让人感动的是,就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也都按照实战的要求,出席了两次演练。
不仅如此,在火炬传递日期即将到来的时候,相关部门每天都举行会议细化和完善传递方案,市领导也经常在会上提出中肯的意见,这让方案更加趋于尽善尽美。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句名言放在洛阳此次火炬传递活动上也恰如其分。在近两个小时的传递过程中,洛阳火炬手英姿飒爽,洛阳观众激情澎湃,庆祝活动热烈而富有洛阳特色,政务活动万无一失……成功的方案确保了传递的成功,洛阳出色的工作也得到了北京奥组委和中央媒体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