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的片子在国内是要彰显正义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是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则把它拍成纯粹的娱乐片子,猫和老鼠周旋,周旋智力,还周旋科技,最终老鼠偷吃了米,警察也把老鼠吓跑了。而波兰的这部片子,类型上应该属于戏弄警察的那种,不同的是最后盗者身上出现了亮点,使片子主题颇为尴尬地升华。
但是,我们始终关注的是一些具体情节。比如说,这场游戏的幕后操纵者是谁?老肥显然不是,他只是一个中介者,或者说一个被人操纵的木偶,被摈弃出局。“绘画大师复制高手”哈根与他的孙女?从进入案子的时间上看,他们属于半道被迫进入案子的。那么是女富豪?似乎是,似乎又不是,她自己也买了假画赝品。从局面的掌控上看,也不像。暂且存疑吧。
比如说,最大的赢家是谁?这个不太好说。警察?显然他们属于被动地跟着楚玛他们后面转,被戏弄。达芬奇的真迹回归,也是盗者自己送回来的。排除!楚玛、尤里安?好像也不能说是最大的赢家。他们从开始现场勘测,作出计划,寻找帮手,冒险实施计划,但是最后所得却是最少的。哈根和他的孙女?他们因势利导,利用博物馆达芬奇真画被盗的消息,把手里的假画全部出手,获利最大,是真正的智者。但小人喻义利,他们的所得与国家的利益相比,太小了。国家,保存了达·芬奇的真迹,保存了文化,这才是最大的赢家。这样看,盗亦有道,是这部片子的幕后潜台词。
该片的另外一个看点,就是遵循了惊险片的原则:紧迫。从设计中的计划进行到出现了窟井洞口尺寸小于画框,便使人有了紧迫感。后面警察马上就要追捕过来,换另外一个井口也遇到了车位停在上面的特殊情况,急迫的情节使观众也暗暗急迫起来,画拿不出去,这个计划再天衣无缝也是“梁山军师——无用”。不得不佩服盗者楚玛的聪明——不,是编导的聪明,他们叫楚玛重新将画藏于押运车内,人先出去,晚上再伺机把画窃取出来。
另外一个紧迫的情节就是警察兼盗者尤里安既忙于作案,又忙于履行职责到现场勘查,而后还不忘参加考试不忘给楚玛通风报信。如此顺利不穿帮,也得归功于编导,那是他们的胜利。后来的楚玛补位成功,使前来调查询问的警察怏怏而归,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了。
当然,这部片子也就是纯粹的娱乐片,看过哈哈一笑即过。至于最后让很有点爱国之心的尤里安把达·芬奇的真迹通过警察之手交还给了国家,也只是编导的良心所至,其间的情节有许多是来不得认真的。 (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