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黄昏,百年不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莅临”洛阳。 记者
张光辉
摄 | |
如果要形容昨日日全食的观测过程,“精彩”和“幸运”恐怕是大多数市民的首选。在昨日本报与洛一高天文社联合组织的“相约说天文,携手赏奇观”活动中,千余名市民在焦虑和惊喜的不断交替中,和我们一同观看了日全食这一天象奇观。
日食发生前,太阳“不见”了
虽然百年难遇的日全食要在傍晚才出现,可是昨天一大早,记者就进入了“状态”——一方面,不断有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日全食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阴云密布的天空着实让人感到焦急。日全食观测需要较好的天气状况,厚厚的云层可是阻止我们圆梦的“拦路虎”。
这种焦虑在11时许随着云层一同消散,于是,昨日16时45分前后,洛一高天文社的十几名同学面带笑容出现在我们预先设定的活动地点——定鼎路立交桥东南角的洛浦公园门前。当大家将手绘的日全食“挂图”挂在活动地点后,一些已经赶到活动地点的市民便迅速围了过来。
17时50分前后,现场市民达到近1100人。在赶来参加活动的市民中,家长与孩子的“二人组”最为常见,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也不少。最有意思的要数一名须发苍苍的老人:“我活了这么多年也没瞧见过日全食,今天一定要好好看看……哎,坏了,老花镜没带……”好在他家就在附近,他迅速回家取来了眼镜。
洛一高天文社为市民准备的太阳观测眼镜成了抢手货,天文社王广凌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现场日食小讲座更受欢迎。王老师一段通俗易懂的讲解过后,大家对日食的成因和过程有了大概了解。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在大家期盼着日食开始时,原本在空中“耀武扬威”的太阳忽然收敛起光芒,躲进一片厚厚的云层中。这下大家都不干了,尤其是提前赶到现场的一些天文爱好者,一些着急的市民甚至跑来“出主意”:“咱们跟气象局联系一下,弄个什么炮弹把云彩赶走吧。”
食既前,“蛾眉日”现身西方低空
由于昨日一直在刮西风,而此时西方天空上的云层越来越厚,失望的情绪迅速在现场蔓延。18时25分43秒,当记者宣布日全食开始时,太阳所在的位置依然只有一块儿模糊的亮斑。现场抱怨声不断,一些沉不住气的人甚至拂袖而去。
18时46分,一道耀眼的光芒突然从西方天空中刺下,太阳从云层的缝隙中露出了笑脸,现场顿时一片欢腾,大家都举起手中的减光设备。现场变得非常安静——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太阳,惊喜的表情随处可见。而此时,太阳的右下角已有近1/3的部分被月影蚕食,如同一个被咬了一口的烧饼。
19时08分,太阳又消失了。这时,我们可以感觉到,几乎所有在现场的人都捏了一把汗——距离食既只剩10分钟了,太阳会不会就此和大家说“晚安”呢?记者手中电子表上的数字在不停地跳动,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一阵凉爽的小风吹过,却让现场的人更加焦躁。“这下子看来是真的看不见了。”不知谁说的这样一句话,竟引来此起彼伏的叹气声。
转机出现在19时11分。几片浮云飘过后,太阳又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出现在西方低空处。这时,光芒已不再刺眼的太阳,已经如同一弯新月一般,挂在远处的一排排高层建筑物旁。大家都拿掉减光设备,瞪着眼、张着嘴,期待那最后一抹红色在越来越浓的黑影中消失。
那一瞬间,天的确黑了
19时16分,几只归巢的燕子从我们头顶掠过,不远处的定鼎路立交桥上,路灯次第亮起。点点灯光与一弯蛾眉红日相映成趣,煞是好看。更令人称奇的是,洛阳桥上的车水马龙,此时似乎也静止下来,很多司机也加入到观看日全食的队伍中来。
“距离食既还有30秒……20秒……10秒……”当记者数到“5”时,在场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加入到倒计时的行列中来。只见那弯橙红色慢慢地变细,在我们喊出“0”的刹那消失在“夜空”中,“天暂昏”的情景,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由于天空中还有少许浮云,我们期待的日冕和日珥已无法通过目视观测到。但是在这突如其来的黑暗中,几名天文爱好者仍将望远镜对准太阳,不放弃最后一丝观看日冕的机会,而在他们身后,按快门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似乎都在庆幸,和我们开了几次玩笑的老天爷,最终没有让我们失望。
短短的63.7秒简直就是转瞬即逝,短得甚至让记者差点错过向大家通报“生光”的消息。一丝微弱的亮色从西方极低的天空中现出,转眼间就消失在远处高大建筑物的“身后”。19时21分,我们的观测活动宣告圆满结束。
根据记者的粗略统计,昨日,共有约1200人赶到活动现场观看日全食,在其他地点及网上观看日全食的市民更是数不胜数。就在我们的活动曲终人散时,一个好消息从新疆哈密传来——在哈密市北约80公里处的鸣沙山上,洛一高天文社的11名师生,与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天文发烧友一起,成功地拍摄到日全食全过程的照片和录像,为我市乃至我省的科普界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