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2版:洛阳·县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愿做愚公移山岭 修通村路惠子孙
民盟洛阳市委启动捐资助教活动
征集诗词作品 纪念诗圣杜甫
男孩掉进粪池 好人及时相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5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嵩县大坪乡宋岭村有一群执著的老人,为改善村里交通环境,他们用4年时间带领众人挖山为村民修出一条200多米长的水泥路——
愿做愚公移山岭 修通村路惠子孙
□见习记者 杨凤轩/文 记者 李卫超/图
  宋闫路为村民带来了便利。
  嵩县大坪乡宋岭村这条被定名为“宋闫路”的村路并不长,只有200余米,由于两米多宽的水泥路两边耸立着近20米高的黄土岭,远远看去,宋闫路就如一条直直冲开山岭的河流。

  70岁的王保运就是修这条路的牵头人,路修通后他又变成了养路工。雨天过后,他就会和几个老兄弟拿着铁锨到这里,将两侧山岭上滑落的土铲走,以保证道路畅通。

  起源

  出村翻山隐患多,老人们决定修路

  “以前没这路时,想出村得绕5公里的山路。”王保运说,宋闫路修通以前,出村只能绕到山岭上再翻下去,路远不说,还经常因坡陡路滑出事,自己坚持修路,就是因为一起意外。

  2004年夏天,62岁的王保运冒雨翻山去邻村办事,半路上,他看到邻村的一个小男孩脚下打滑从山岭上滚落,掉在了山脚下的水塘里,他急忙下山将小男孩救起。

  回家后,王保运对平时相熟的几个老伙计说了这件事,末了,他叹着气说:“这道岭,上山顶心窝,下山腿哆嗦,要是修条路就好了。”

  听了王保运的话,几个老人沉默了。片刻后,村退休教师程专才说:“咱们几个老家伙平时也没事,就帮村里修条路吧。”

  程专才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2004年秋,王保运联合程专才等20名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成立了“宋岭村老年协会 ”,筹划起修路的事来。

  老人们找到在外做工程的亲戚帮忙规划路线。然而,横在面前的山岭的高度与村中的路落差有20余米,又绵延极长,无论怎么规划,都绕不开“挖山”二字。然而,没有资金雇机械干活,挖山开路就是一个天方夜谭般的故事。

  “愚公能带领子孙挖山开路,我们也能。”看着横在眼前的困难,老人们的倔劲儿上来了。商量后,他们作出决定:自己挖!

  波折

  为解村民疑惑,老人挨个做工作

  2004年12月,王保运等人用铁锨镐头开始了自己的修路行动,然而,才开工没几天,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程专才说,村里一些有迷信思想的村民认为挖山修路破坏“风水”,不同意这样修路。

  但王保运他们老哥几个一合计,觉得还是得想办法把路修下去。

  很快,老人们把修路的好处制作成宣传标语贴在村里显眼的地方,又挨家挨户上门解释风水并不科学,还向大家举出很多因翻越山岭而致人畜伤亡的事件……渐渐地,之前反对的村民对坦途的渴望压倒了对风水的“执著”。

  说服了大家后,王保运等人又抡起镐拿起锨开始挖山修路。

  正如愚公感动了天地一样,老人们的精神也感动了村民们,渐渐地,许多人都加入到挖山的队伍中,最多时有百余人一起干活。

  后来,村民们又自发捐款,不少过路的外村人也时常为他们捐款,最终,王保运等人募得3万余元资金。

  参与修路的王黑娃老人的儿子王喜平在外承包工程,得知此事后,他专程开着挖掘机带着工程队回村干活。

  路成

  土路变成水泥路,老人成了养路工

  有了机械作业,宋闫路的开山工程于2005年大体完工。从此,原本5公里的山路被一条200米的夯土路代替,村民外出不用再翻山了。

  山虽开了,但路还不平,王保运等人每天依然带着工具去平整路面。由于土质较松,每逢下雨天,路两边的山岭就会发生滑坡,王保运等人雨一停就会去清理路上的土方,再运到远处。

  清完再塌,塌了再清……就这样过了3年,山岭缺口渐渐开阔,道路安全才渐渐稳定了一些。然而,王保运等人看着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又动起了心思。

  2008年,王保运等人又四处筹集资金想要将路面铺上水泥。募到部分钱款后,为了节约成本,很多老人带着儿子、孙子全家一起上阵来修路。

  在这些修路的老人中,不少人都是带病修路。71岁的王武学患脑部疾病多年,平时自家农活都很少干,但每逢修路护路他总是忙前忙后;80岁的刘学然患高血压多年,仍坚持上阵……

  2008年底,路面水泥铺设完工。从那以后,即便是雨雪天,村民也可以从容通行了,几位老人也从修路工变成了养路工……

  如今,当初倡议并坚持修路的20位老人中已有5位离世,余下的十几人仍坚持日常维护道路。

  王保运说,其实他们还有一个“野心”:在有生之年,能在路两旁常年滑坡的山岭上建上护坡,让这条路可以长久地造福群众,遗惠子孙。 (高先生获线索奖50元券)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