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木\文
选自二○○六年第十期《当代人》
父亲年轻时家里很穷。
我爷爷死得早,我父亲和奶奶相依为命。18岁头上,经人说合,他和一个叫小英的姑娘订了婚。
小英的父亲是公社完全小学的教师,家里条件相对好一些。小英家里认为父亲上学时学习很用功,聪明,以后会有出息的。
那年的中秋节,是小英父亲的六十大寿。父亲就想拿点像点样的礼物去她家。可想来想去也想不来合适的,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只有三间破瓦房和两只老母鸡。父亲出去借钱,借了一圈也没有借到——大家的日子都难过啊!父亲只好抓住家里惟一的经济来源——下蛋的母鸡,往前庄的街市走去。
父亲感觉自己的脚步很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
因为是集日,街上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老百姓上街看热闹的多,真正买鸡什么的都是在公社有工作开工资的人。
父亲土头土脑地在街边坐了两个时辰也没有把鸡卖出去。忽然,父亲看到远处人群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小英吗?小英和几个女孩在一起,正在那边看一个杂货摊。父亲心想惨了,正要提了鸡躲开,偏偏有个人来问价钱,父亲含糊地应付着,头也不敢抬,心里“咚咚”直跳。等再抬起头,小英已不见了,父亲松了一口气。
又过了一个时辰,太阳都向西边走去了,鸡还没有卖出去,父亲也饿了,心里又惦着奶奶的晚饭。正着急间,忽然远处一个人径直向这里来了,上衣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一看就知道是有工作的人。那人来到父亲面前,问,这鸡怎么卖?父亲说,3块,3块钱!那人说,便宜一点儿卖不卖?父亲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声说了句:不卖!那人笑了笑,没再说什么,给了父亲3块钱,拿上鸡走了。
父亲抓住钱,快步跑到肉包子摊那儿,拿出两毛钱买了5个肉包子,飞一般跑回了家。
两天后,父亲去供销社买了一大包东西,有鸡蛋糕、饼干等,去了小英家。小英的父亲问了问家里的情况,最后指着那一包东西说:你这孩子呀,来就来嘛,买那么多东西干啥?父亲嘿嘿地笑了。
说话间,父亲忽然看到院子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就是那天买鸡的那个人吗?父亲正要躲开,小英给他介绍说,那是小舅,在公社上班。
吃过饭,父亲要回去了,小英一家人都送他到外面。小英把两大包东西装进一个挎篓后让父亲背回去,父亲不好意思带。小英的父亲说:娃子,让你拿你就拿吧,回去好好干,将来把小英娶回去。父亲脸红了,小英脸也红了。父亲知道小英家里条件好,这是照顾自己,心里感动得不得了。
父亲走了两步觉得不对劲,怎么挎篓里有什么东西在动?一看里面是一只鸡,正是自己前天卖掉的那只……
父亲什么都明白了,眼眶一下子湿润了。回头看,小英还站在她家门口,向这边张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