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
| ② |
|
一个仅有两个村民组、60来户农家、300多口人的偏僻小村庄,却接连考出48名大学生、5名研究生、2名博士生,平均每6个村民中就有一个大学生。其中一家连出4名大学生,另一家姐姐是博士生,弟弟是研究生,一家有2名大学生在该村十分平常,高学历人才这么集中实属罕见,这里被附近村民称为神秘的“大学生村”。
各种传闻使这个位于偃师市大口乡偏僻的小村庄——王寨自然村变得神秘起来。春节期间,众多大学生纷纷返乡看望父母,本报记者趁此机会走进该村探秘,收获颇丰。
2月16日(腊月二十九)下午,记者经过3次倒车后,才坐着三轮车赶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庄。
王寨自然村三面环沟,形成了一个天然寨子。进出村庄只有一条近年才修的窄窄的水泥路,路两边整齐地种着树木;村内几条街道整齐有序,街道上的房屋虽然新旧不同,但高度都保持一致;全村没有一家商店,也没有一个高烟囱,街道上的看家狗见到生人也不狂叫,显得十分僻静。
博士生之父曾睡猪窝
17日,记者叩开王寨村第一位女博士生王新利的家门,王新利的父亲王承甲正在高兴地往猪圈旁的石碾上贴福字。看到记者不解的表情,王承甲笑了起来。
王承甲说,他和一头老母猪的十几年“友情”被乡亲们传为佳话。多年来,王承甲走到哪里,他家的那头老母猪就跟到哪里,就像一条忠实的看家狗。每年老母猪产小猪娃,王承甲晚上就在猪圈里铺张塑料布,睡在老母猪的旁边,照顾老母猪和刚刚产下的小猪娃。
王承甲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当民办教师,几十年来一直在农村教书,后来转为公办教师,村里几乎所有的孩子他都教过。这样一位为人师表的人,为何要和一头老母猪睡在一起,为何坚持数年往猪圈上贴福字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民办教师王承甲的月薪只有3元,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大女儿马上要入学,怎么办?王承甲开始养母猪,靠卖猪娃赚点儿钱供女儿上学。说来也巧,他养的那头母猪每年都能生两胎,刚好赶到春节后和暑假前,卖猪娃的钱刚好赶在女儿上学前交学费。十几年来,年年如此,从不间断。直到女儿王新利考上研究生,王承甲才感到肩上的担子轻了一点儿。看着母猪老态龙钟的样子,王承甲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不再让老母猪生猪娃了。后来,他的儿子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王承甲才含泪把老母猪卖掉了。老母猪很恋这个家,卖它那天,平时很少乱叫的它突然嗷嗷乱叫,就是不上车。老母猪被买主拉走后,王承甲大哭了一场,觉得对不住和自己相处了十几年的“老伙伴”。为了纪念“老伙伴”,王承甲保留了当年的猪圈,每年春节前都要在猪圈上贴个福字,以纪念那头功勋老母猪。
现在上海理工大学任教的王新利说,自古成大事者,施大影响于后人者,大都有超人的“修己”功夫,个人修养和道德风范令人叹为奇绝。父亲王承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把女儿培养成该村的第一个博士,确实不易。其为人处世的风范不仅教育了自己的孩子,也影响了该村的每一个孩子。
“大学生之家”的家风
在王寨村,有一家连出4个大学生,被村民称为“大学生之家”。这户农家的主人叫王德周,今年54岁,由于多年来过度操劳,他已是满头白发,连胡子也白了,脸上刻满了皱纹。
王德周家大门上贴着该村一位老教师写的对联,上联是:池子清者必有鱼,下联是:人能清者必有道,横批:春回大地。更有意思的是,他家院子里贴的不是“满院春光”之类的,却贴着“梅花”两个字。同行的偃师市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人春节在院子里张贴“梅花”两个字,确实少见。可见那位书写“梅花”两个字的老教师对王德周一家十分了解,也十分敬佩王家的家风。
王德周说,在院子里贴“梅花”两个字,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上世纪80年代,他的4个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靠种那几亩地很难地生活(该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为了生计,王德周开始在乡下收鸡鸭,到洛阳的农贸市场贩卖,供4个孩子上学,这一干就是20多年。他每天凌晨3点钟骑自行车带着100多斤的鸡鸭,骑行几个小时,赶到七一路、老集等农贸市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德周累下了一身病,不到50岁,他的头发、胡子都白了。
最让王德周难忘的是大女儿王淑霞和自己一起到洛阳贩卖鸡鸭的经历。当时王淑霞在洛阳上大学,十分要强。每逢节日,王淑霞都要在前一天晚上赶回家中,次日凌晨和父亲一起骑自行车带着鸡鸭往洛阳赶,完成任务后再骑着自行车去上课。学校不上课时,王淑霞便陪着父亲在农贸市场卖鸡鸭。王德周怕女儿在农贸市场卖鸡鸭遇到同学不好意思,便不让女儿帮忙,但王淑霞总是坚持到卖完鸡鸭再走。
有一次,王德周收购了很多鸡鸭,准备趁第二天的节日多赚些钱。次日,父女俩骑着自行车带着鸡鸭向市区赶,半路上遇到天下大雨,父女俩冒雨赶路,到洛阳后他们已成了泥人。如今提起当时的情景,王德周仍热泪盈眶。
王德周说,现在孩子们都已参加了工作,苦日子总算熬过去了。2006年,孝顺的儿女给老两口买了空调和彩电。今年春节前夕,孩子们还给他买了一部手机,并“死缠硬磨”让他到理发店把满头白发染成黑色。此时,老两口心里美滋滋的(图①)。
淳厚民风造就和谐之美
王寨村每条街道都整齐有序,家家户户的地基都在一个平面上,房子的高度也惊人地一致,给人一种平等的感觉。虽然时代在变迁,但该村村民多年来形成的“规矩”始终没有改变。
该村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多年来,村民们没有因为宅基地问题和建房的高低闹过矛盾。
王寨村还有许多地方与众不同:全村没有一家商店,孩子们没有吃零食的习惯,也没有乱花钱的习惯;全村没有一家录像厅和网吧,学生们的娱乐方式是在学校打乒乓球、下军旗和象棋等;学生中也没有打架斗殴现象,大家都能和睦相处。
据该村的老人介绍,这里的村民都很诚实厚道,民风淳朴。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没有发生过恶性案件,就连小偷小摸和一般的民事纠纷也很少发生过。大家都能相互尊重,尊老爱幼,和善关爱。
王寨村还是当地有名的“长寿村”,老人一般都能活到80多岁,90岁以上的老人也不少,百岁老人的也有好几位。上世纪80年代末,该村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以后每年都有孩子考上大学。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全村人都当成喜事儿去祝贺,回家后就用身边的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慢慢地,该村形成了尊师教重、比学赶帮超的风气。
感恩之心伴农家学子健康成长
在王寨村,孩子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学业有成后便尽力回报父母、老师和乡邻,而且大学生关心小学生已成优良传统。由于该村交通不便,学生出村上学要翻山越岭,这时,大一些的孩子们总是带着小孩子,遇到下雨,大孩子便背着小孩子。小孩子长大了,又背着比自己小的孩子去求学,孩子们的感情比较深。
该村的学生还有一个习惯:冬天,大孩子先起床,然后去叫附近的小孩子起床,并带着小孩子上早自习;晚上上完晚自习,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回家。他们在生活上如此,在学习上也能这样互相帮助。
上高中时,王寨村的孩子大都集中在偃师高中和偃师四高,学生们经常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路上互相照应。
该村的王新利1993年考入河南师范大学,1997年考入山东大学读硕士,2003年到上海理工大学任教。此事在王寨村影响很大,该村第二位女博士王灵利和王新利关系很好,王灵利是在王新利的激励下,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攻读博士学位的。该村的王宇航和王晓光分别从河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王新利对王宇航和王晓光的帮助很大,不断鼓励他们,并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学生们春节回家,都要去看望自己的老师,并相约到老师家拜年(图②),感恩之心伴王寨村的农家学子健康成长。
优良传统成就“大学生村”美誉
偃师市教育局局长李廷乾说,早在1993年,偃师市就通过了河南省首批“双基”教育验收,尊师重教的风气已经形成,农家子弟发愤读书的劲头十足。像王寨村这样的偏僻小村庄,能走出这么多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正是得益于偃师市重视教育的大环境,当然也得益于该村的淳朴民风、和谐关系等小环境。
北京社科院特邀研究员、中国创业学研究所所长、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席升阳教授说,王寨村的成功得益于该村近百年来积淀的精神遗产——学风、村风。古人云:“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韧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于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淳朴的民风造就了学生的良好品格,好品格十分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在现代教育中,人们经常谈论学校的经费、设备等“硬件”建设,对“软件”建设却重视不够。王寨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学风、民风的培养和积淀,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精神资源,教育界尤其要注重这一“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记者 陈占举 通讯员 刘鸿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