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5版:洛阳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们一家三口想捐献角膜”
不达标准,停止供血
民警出警快 小偷翻墙逃
狂盗骨灰盒 做梦发歪财
九都 短波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5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一篇报道深深触动9岁女孩的心灵。“六一”前,在女儿的感召下,一家人决定——
“我们一家三口想捐献角膜”
  兀宇宸和母亲微笑着面对镜头。 记者 赵朝军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喜逢)“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多数孩子要么在父母的陪同下选购喜爱的节日礼物,要么参加学校组织的“六一”活动。可是,一位善良的9岁女孩却选择成为捐献角膜志愿者,被女儿想法感动的父母,也一道成为了捐献角膜的志愿者。

  昨日9时许,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他询问我们:“我们一家三口想捐献角膜,不知在洛阳能否捐献?如何捐献?你们能帮我问问吗?”这样一个电话,让我们十分震惊。一家三口为什么会一同捐献角膜?他们如何达成一致?带着种种疑问,记者找到了打电话的这位先生。

  他告诉我们,他的女儿今年9岁,名叫兀宇宸,是市实验小学南院的四年级学生。起初,孩子提出捐献角膜的想法,让他们也感到很“意外”,事情的发生缘自于女儿一次取报纸。平日里,他和妻子忙于工作,但每天回家后都习惯看报,女儿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前,都会从楼道的报箱里将报纸取出。25日晚上,他们看报时发现其中的几张报纸被女儿取走翻看。吃罢晚饭,女儿走到他们跟前说:“爸妈,我想捐献角膜。”

  他们感到非常吃惊,一个9岁的孩子怎么会突然想捐献角膜?随后,女儿从屋里拿出报纸,他翻看其中一篇报道后明白了女儿的“动机”——在我国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的患者有200多万,可是,每年捐献角膜的数量不足临床需求的1/10,更多的患者只能在黑暗中期待光明。

  随后,女儿向父母讲述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一名因眼部疾病失明的患者,偶然的一次机会,这名患者接受移植了一名志愿者捐献的角膜,重新获得梦寐以久的光明。以后,这名受益人对那位捐助者念念不忘,满怀一颗感恩的心,付出心血为更多需要角膜的人爱心呼吁。

  故事讲完后,女儿说:“我想捐献自己的角膜,等我离开人世,我的角膜可以帮助那些长期失明的小朋友,我觉得挺值得。”女儿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他们为女儿的懂事和善良感到高兴,并向女儿“表态”,爸爸妈妈也要和她一起捐献角膜。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为争取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召开了一次“家庭民主会”,兀宇宸的爷爷奶奶对孙女的爱心表示支持。

  昨日10时许,本报记者帮助兀宇宸一家三口与市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市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听说我市一家三口要捐献角膜,显得十分激动。这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我市虽然没有专门的眼库,但是在省会郑州设有专门保存角膜的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志愿者可以通过当地红十字会,填写相关申请表后进行捐献。

  这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角膜移植手术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正常人的一对角膜至少能让两名患者受益,但一直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几乎无人捐献角膜。长期以来,那些需要移植角膜重见光明的患者,只能在黑暗中苦苦等待。对于兀宇宸一家三口的开明和善良,他们由衷的尊敬,将会尽快为他们办理角膜捐献相关手续。

  昨日下午,市红十字会有关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已与省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将尽快把相关材料寄送洛阳,兀宇宸一家三口的心愿将得以实现。

  “离开人世后,我们的角膜在别人身上鲜活地存在,别人用我们的眼睛看世界,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今年的‘六一’特别有意义。”兀宇宸笑着说。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