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孩子幸福吗?谈起这个问题,家长们通常会说,现在的孩子就像蜜罐里长大的一样,几乎要什么有什么,还能不幸福吗?可孩子们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妈妈,作业怎么这么难呀?我都不想活了!”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山东青州市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中。他的妈妈袁女士担忧地告诉记者,当听到孩子说这话时,自己的心里很沉重,生怕孩子真出点什么事,但又无可奈何:“现在不逼他学习,以后哪有出路?”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说:“今天的孩子们在物质上是幸福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我们小时候甚至没有见过。而在精神上,他们并不幸福,幸福的孩子不会有这么多忧虑,不会有这么多心理问题。”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孔屏从大量真实案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写作业磨蹭、好动等行为。许多家长误以为是孩子学习态度不好,学习不认真,其实不然,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着学习障碍。不少孩子还存在自卑心理,有的因为容貌比不上周围的伙伴而自卑,有的因为没有朋友而自卑。还有大量孩子因为学习不好而恐慌,因为父母关系紧张等家庭原因而苦恼,青春期的孩子还会为异性交往的问题而迷茫。
谁拿走了孩子们的幸福?“抛开各种我们不能改变的社会因素,中国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和自身过低的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孩子们感受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金琰说。
孩子们在家长的“捆绑”中成长,最后,家长们收获的只有无奈:自己培养出的只是一个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幸福指数的乞丐,价值观上的糊涂虫。
金琰认为,要帮孩子找回幸福,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只有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做学习型家长,重修“父母”这门课,重读“孩子”这本书,持有一颗平常心,合理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
专家认为,中国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和自身过低的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孩子们感受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