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0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河:大运河的中枢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6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洛河:大运河的中枢
——写在大运河申遗之前
  洛阳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时 艳 摄

  今日洛河

  最近,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子加快了。作为洛阳人,似乎与大运河申遗关系不大,其实那汩汩东流的洛河水,既是大运河的水之源,也是大运河的水之翼,早就盼望着飞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了。

  长度是苏伊士运河16倍的大运河,在洛阳迈出了第一寸水路。

  大运河弄湿了洛阳的衣襟,疏通了洛阳的经络

  站在历史的出口,一回首,看到长城;再回首,看到大运河。

  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长城,似乎与洛阳不沾边,而大运河,却弄湿了洛阳的衣襟,疏通了洛阳的经络。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通航里程最长的古运河,居世界古运河之首位,其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是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持续1779年,全长1794公里。

  开凿历程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由吴国开凿,时称邗沟。从扬州附近的邗沟引长江水向北流,经高邮、宝应、淮安入淮河,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全长170公里。

  第二阶段,自7世纪初隋朝定都洛阳开始,于公元605年开通了通济渠,把洛水往东引入黄河,再从黄河引水至荥阳北,经郑州、开封折向东南,直到江苏清江(淮阴)与邗沟相通,长1000多公里。后又于公元608年凿永济渠,从洛阳向东北,经武陟、新乡、淇县到山东临清,北上到天津 、河北涿郡(北京)。通济渠、永济渠的渠首部分均在洛阳。

  第三阶段,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北京以后,为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程。1283年~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

  大运河的形成,主要在隋代,也就是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期。隋灭陈,完成中国统一。隋炀帝杨广即位,为巩固国家统一,更好控制江南,使长江三角洲丰富物资统为中央政府掌握,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从此,隋中央政府开始依托江淮经济平台,进而发展全国贸易。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始于公元605年。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离开京都长安,到洛阳考察,公元605年即力排众议,下令着手两项重大工程:一是将首都由长安迁往洛阳;二是征调民工百万,由杰出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开凿大运河,主要是开掘通济渠、永济渠。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头西脚东展开了她的身躯

  通济渠,公元605年开凿,分东西两段: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洛河、谷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引黄河后,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河。永济渠公元608年开凿,利用沁河、淇水、卫河水源,引水通航至天津。接着,溯永定河而上,通涿郡(今北京)。

  公元610年,隋继续开掘江南运河,开通镇江至杭州段,长400公里。这样,从京城洛阳到江都(扬州)、再到杭州,全长1700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畅行无阻。

  至此,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头西脚东地展开了她修长的身躯,向东南、向东北叉开的两条腿,就是通济渠和永济渠。这两条渠,就像个“人”字,长河上的一撇一捺,伸向了南方和北方,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形成了北通涿郡(北京),南达余杭(杭州),沟通中国南北和东部、中部的水运大动脉。

  而在这条水运大动脉上,位于洛阳盆地的洛河,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她是这条大动脉的核心,隋都洛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御河,同时也是千年古都洛阳的御河。

  一个惊人发现:洛阳市区段洛河,竟是一段人工河

  在大运河申遗方案中,有关部门是把洛河作为大运河的洛阳段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这当然为洛阳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有关专家提出:洛河不单单是大运河的一个河段,而是大运河的神经中枢,对于大运河来说,洛河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我市考古工作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对洛河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对洛南东西近100公里、南北近5公里的范围,进行了拉网式的考古调查和考古钻探,最后得出结论:现在的洛河,其走向与隋代所开凿的通济渠的走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今天洛阳市区段的洛河,就是古代的通济渠,是人工开挖出来的运河,而非天然河道!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洛阳市区段的洛河,人工开挖痕迹越明显,越说明洛河与大运河的血脉相近。实际也正是这样,大运河开通后,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的水运网,实际上成了一个经济带,是一个扩大了的经济开发区。只要大运河通到哪儿,哪儿就有了贸易和商业繁荣,这是不言而喻的。大运河的开凿与利用,使洛阳的地位更加重要。隋唐时期,洛阳的工商业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

  北宋时期,洛阳是大运河的西端终点。在隋唐至宋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洛阳与大运河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洛河两岸也留下了诸多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遗存。这些遗存不是粮仓,就是桥梁;不是城堡设施,就是水利设施,总之是与经济和漕运有关。

  2000年秋,我市考古工作者在考察洛河河床时,在今定鼎南路洛阳桥西400米处,发现了南北两道石砌河堤,这和文献上记载的唐代天津桥遗址十分吻合。河堤东西残长800余米,堤宽2米至3米,经认定,该段河堤初建于唐代,其中包括天津桥遗址。

  考古工作者还在新区隋唐东都城外郭城发现一处“宝贝”:厚载门遗址南不足千米处,有一处隋唐时期的大型水利设施,其街巷的排水系统非常科学,非常完善。在此水利设施遗址的东西两侧,还发现了近千米长的夯土河堤,这说明隋唐时期,洛阳多次用人工规范过这段河道。

  由于河道的畅通,由于漕运的便利,洛阳就可以大建粮仓了,可以大量储存粮食,而不怕粮食运不出去。隋唐时期,洛阳的粮仓有含嘉仓、常平仓、子罗仓等,城外还有回洛仓、洛口仓等。

  其中的洛口仓,因位于洛河入黄河之口处而得名。其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是隋王朝建造的最大的一个粮仓,也是隋唐时期全国著名的粮仓。仓城绵延20多华里,挖有3000个大粮窖,每窖可贮藏8000石粮食。洛口仓的选址很科学:位于洛河与黄河汇流处,占据了水运大动脉的轴心,便于集聚四方财物、辐射四方经济,同时由于其与京城洛阳近在咫尺,粮食能迅速通过洛河漕运,满足京城的调运需要。    

  另外在洛河北岸汉魏故城西北处,还有一座李密城。在洛河黑石关要塞处,有一处孝义堡。这些都是拱卫京师洛阳的军事重镇,也是捍卫洛河漕运或争夺洛河漕运的军事设施。这样一来,从洛阳向东,洛河就开始把它两岸的宝贝展示出来了——它们依次是含嘉仓、洛口仓、洛河大码头、孝义堡等等,这就叫洛河串珠:宝珠连连,金光闪闪,无一不与大运河的开通有着密切关系,无一不见证着大运河南来北往的丰功伟绩。

  实际上,洛河的漕运,在大运河没有建成之前就很发达了。史书记载,洛河水路交通悠久,早在西汉时期,每年从洛阳运往长安的粮食就多达400万石。东汉时,汉魏洛阳故城东(今偃师佃庄、翟镇一带)太仓的码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之一。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等朝代,伊洛河这样的黄金水道,已被王侯垂青,他们临河祭祀,近河筑城,面河建都,忙得不亦乐乎,都把洛河当成了一条吉祥河。

  所以自古以来,洛河就被视为神河。《竹书纪年》记载:“帝尧祭于洛”,彰显了洛河的神圣地位;而“河图洛书”,则揭示了河洛文化的神秘底蕴。

  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洛河就是大运河的母亲河。有了洛河和大运河,才有了大运河上帆樯如林的商业往来,才有了《清明上河图》那样的市井繁华。  

  大运河在申遗,洛阳人在行动

  综上所说,洛河在大运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市关于大运河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多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加之宣传不够,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洛阳与大运河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今,市文物局编写的《大运河(洛阳段)科研计划》,已对大运河洛阳段的考古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 相关报道指出:这个计划的研究路径,是先围绕人工水利设施展开,将洛河上游隋唐时期的十八堰以及“三陂”(上阳陂、月陂和积翠陂),还有洛河中段的斗门、漕渠和新潭,再加上洛河下游的伊洛河口等处遗迹,作为田野调查和发掘的工作重点;今年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漕渠、斗门,以田野资料为主,重点钻探有关码头,发掘古代沉船,调查古代河运有关遗迹;明年,要把洛阳地区发现的遗迹,与我省其他地方发现的运河遗迹接轨,对接研究成果,扩大宣传效果。

  同时,我市还将配套进行文物保护工程:一是在前期调查研究和考古发掘的基础之上,对大运河洛阳段沿线文物遗址进行分析排队,将与漕运有关的重要文物遗迹,如含嘉仓遗址、含嘉外仓遗址、洛口仓遗址、回洛仓遗址、子罗仓遗址、栈道、关隘等与大运河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二是结合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等工程的实施,着手对天津桥等几处文物遗迹进行保护性展示,丰富大运河洛阳段的内涵。

  洛河,将在不远的将来,以大运河上最重要的河段,流动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上,提升我们的骄傲,湿润世人的目光!

  特约作者 郭俊卿 郭 峰 本报记者 孙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