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之际,在浙江上虞、慈溪一带(唐代属越州管辖),中国最早的瓷器就在它的“龙窑”创烧成功。随后的1000多年间,越窑一直居于瓷器生产的领先地位。最令人赞叹的是其釉色之美,莹润碧翠,匀净柔和,被称为“类冰似玉”、“夺得千峰翠色来”。在越窑青瓷创烧、发展、鼎盛的这段岁月里,洛阳地位显赫,历经帝都的繁华和昌盛。时至今日,洛阳仍然遗存、流散着大量精美的越窑青瓷,受到学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23日上午,针对大家在越窑青瓷收藏中遇到的窑口辨别不清、器物断代不准等问题,本报和市文物收藏学会联合举办了历代越窑青瓷鉴赏研讨会,市文物收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古陶瓷鉴赏家周建亚,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侯玉等专家应邀到场。当天8时许,会议尚未开始,20余位藏友就带着自己的藏品早早来到了会场,到9时前后,人员竟超过了50名,将会场挤得满满当当。许多人没有找到座位,就坚持站着听讲。
东汉二系罐
古朴淡雅弥珍贵
本次鉴赏研讨会,我们根据大家的建议,采取的是比较轻松、活泼的方式。藏友拿出器物后,大家可以先传递观赏,自由发表看法,最后,再由专家团来“掌眼”,对这件器物做认真、全面的鉴定和分析。
西工区的陈先生挑头登场。他从随身带来的锦盒内抱出一件造型古朴、淡雅文静的二系罐,罐体泛着青幽,顿时引起啧啧称赞。这件二系青瓷罐高19厘米,丰肩圆腹,平底微微内凹,用浸釉法施以青釉,外部施釉不到底,露出灰白色的胎体,胎釉结合紧密。它的釉色青中泛白,釉层肥厚,釉光明亮。大家用手抚摸罐体,感觉上面凸凹不平,轻轻叩敲,此罐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从来没见过这类器物,它有点儿像原始青瓷,可从胎体、釉色和烧成温度来看,又不是那么回事,我实在搞不懂。”“要我看,它已完全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瓷器的标准,极可能是越窑青瓷,但年代是什么时候的,我也拿不准。”藏友们七嘴八舌议论着。
周建亚、侯玉等专家反复观察后认为,它应当是烧制于东汉时期的越窑青瓷,非常珍贵。它的胎体之所以凸凹不平,是因为用泥条盘制而成,再用布按压时留下的。
专家进一步介绍,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创烧时期,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它的烧制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胎质细腻坚硬,胎骨呈灰白色,氧化铁的含量较低;上釉用浸釉法,外壁施釉不及底,釉层均匀,极少有脱釉现象;釉色以淡青色为主,浅雅明亮,少有黄釉或青黄釉;常见的器型有碗、盏、罐、钵、洗、盘口壶、虎子、熏炉等,纹饰有弦纹、水波纹、铺首、兽头足等。
西晋鸡首壶
器型特异惹人爱
看到陈先生的这件器物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一位何先生按捺不住,与他的老父亲合力抬起一个大盒子急着亮宝。何先生讲,他是浙江人,来洛阳经商已有十几年了,他父亲过去在老家一直喜欢收藏越窑青瓷,就将藏品悉数带了过来。他们没有料到,家乡的青瓷在洛阳竟受到如此的喜爱,洛阳遗存的越窑青瓷也这么多。
何先生和父亲一共拿来了6件青瓷器,有碗、盘、灯、烛台等。专家们观察发现这几件器物大多为仿品,但其中的一件狮形烛台十分“开门”,是典型的西晋越窑青瓷。这件烛台长约12厘米,外形是一头肥硕滚圆的狮子,周身鬃毛分明,狮头高昂,显得威武可爱,栩栩如生。用于插放火烛的座孔置于狮背上,巧妙而得当。烛台的胎体呈深灰色,因而釉作青灰色。
专家讲解,三国西晋时期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主要表现为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西晋时,越窑青瓷的胎色明显加深,普遍为灰色和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呈青灰色,瓷器造型的时尚是把许多器物做成动物的样子,比如狮形烛台、羊形烛台、熊灯、鸟杯、蛙盂等,或者用动物纹作装饰。
一听专家这番话,一位周先生迅速起身,拿出一件小壶。这件瓷壶好像一只卧着休息的鸡,壶肩上一端雕塑实心鸡头,昂首前看,另一端为鸡尾,微微翘起,壶肩两侧还各有一个可以穿带的竖系,周围饰以斜方格纹和凹粒纹。壶口呈盘形,高高凸起在鸡背之上。它的胎质和釉色与那件狮形烛台基本没有差别。
专家们很快作出结论:它的正规名称为鸡首壶,系西晋越窑青瓷器。大家随后给周先生讲解:鸡首壶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西晋的鸡首壶形似小盘口壶,肩部的一面贴个鸡头,尖嘴无孔,另一面贴一条象征性的鸡尾;而东晋的鸡首壶壶身变大,肩部的鸡头上有冠,下有颈,圆啄有孔,可以作为壶的“流”来倒水,与鸡头相对的一面常装一圆股形的把手,并且壶口或是壶肩还往往有褐色点彩。
唐代瓷渣斗
炉火纯青让人叹
接下来,大家拿出的越窑青瓷越来越多,其中以唐代的占据大多数。西工区张先生的宝贝是一件圆形瓷砚,砚面外侧水槽下边为喇叭形的高圈足,圈足上还挖出6个如意形的穿孔,显得精美而又吉祥。除了用于研墨的砚面,其他部位均施以青釉,釉色青中泛绿,让人赏心悦目。记者用手摸一摸砚面的中央,感到光滑无比,再看四周,竟然还存留有十余点墨迹。由此看来,这件瓷砚在当初一定是实用器,当为文人雅士书房中的一件心爱之物。
周建亚老师细心观赏这件青瓷砚,发现砚面上有7个赭红色的支烧斑痕,再综合其余特征,他认为这件越窑青瓷砚的烧制年代当在唐代早期。因为,根据相关资料,在唐代中期以后,越窑青瓷的烧制工艺已有了更大发展,普遍采用匣钵装烧,烧制时可以避免火焰直接作用和烟尘沾污,使烧出的瓷器更加完整、精美。
老城区曹先生的一件瓷器,无论是胎质还是釉色,更让人叹为观止。他的这件器物有点像我们今天使用的痰盂,口大,沿宽,下部为一圆腹,非常便于收集、存纳渣液。它的胎质致密坚硬,内外通体施釉,釉层厚且均匀。它的釉色尤为漂亮,青中泛黄,匀净柔和,轻轻触摸,如玉般滋润滑腻。
专家讲,这件青瓷瓷器的名称为渣斗,渣斗在古代常常是豪门盛宴上一种不可缺少的餐具,多被用来装盛兽骨、鱼骨等。在唐代,渣斗更多地作为一种茶具而出现,用来收集茶渣残液,因此往往制作得格外用心。曹先生的这件越窑青瓷渣斗,应为唐代中期烧制。
在唐朝,越窑青瓷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灯、瓶等,釉色纯净,莹润碧翠,“类冰似玉”,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晚唐五代时期,浙江越窑更是烧制出了青瓷极品“秘色瓷”,其造型极为规整,清幽含蓄,被诗人陆龟蒙誉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收藏越窑青瓷,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特点:一看胎体,由于含铁量高,通常呈灰白色,色较深,质较粗;二看釉,不同时期的釉色有所差别,呈青色、青中发灰、青中泛黄等,锃亮圆润;三看器型,多素面而很少纹饰,质朴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