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处问题食品。 王昊博 摄 |
|
问题零食受重视
像“大蚯蚓”一样奇形怪状的长条形零食、五颜六色的彩色小冰球、老太太的手推车里飘香的“串串”……“六一”前夕,记者走访了市内多所小学,发现这些引得孩子们口水直流、迈不动腿的小零食,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见5月26日,本刊4版《谁来管管校门口的问题零食?》)
副市长杨萍看到报道后,当即在报纸上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整顿检查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长高凌芝要求“进行彻底整顿,一抓到底”。于是,6月初到6月中旬,我市相关部门对校园周围及高考期间的食品展开了专项整治工作,让问题零食跟孩子们说“拜拜”。
问题零食问题多
记者从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校门口的问题零食主要存在于校门两侧及200米以内的小商店、文具店、冷饮店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不少学校门口的食品商店或小卖部、食品经营摊点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不够齐全,有的干脆无证经营;有些店家在进货时对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没有落实;有些店铺所经营的食品虽然外包装花里胡哨,非常吸引小孩子,但仔细检查,产品包装上并无QS标志;还有些店家销售的是“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及其他不合格食品。
另外,学校周围一些很受孩子们欢迎的米皮、面皮、煎炸食品等饮食小店或摊点,有些存在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情况,卫生管理制度、卫生防护措施和原料进货把关等落实情况也存在一定问题。
工作人员说,这些受孩子们欢迎、让家长担忧的问题零食涉及的范围较广、品种较多,包括饮料、矿泉水、熟食、即食食品、豆制品、米皮、面皮、煎炸食品、膨化食品、饼干、面包、奶制品、散装糕点等。在检查过程中,虽然经营户普遍知晓小作坊生产的无QS质量安全标志、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小食品不能卖,但受利益驱使,在瀍河回族区、洛龙区、涧西区等一些学校周边小商店内仍有出售“火爆鸡筋”、“辣过瘾”、“卫龙面筋”等冒牌有问题的小食品。
让问题零食远离孩子
据了解,在这次整治工作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959人(次),车辆681台(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厂、小作坊657家,检查食品经营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等2556个,取缔无证照生产企业2家、无证照经营企业27家,责令整改229家,查处无QS质量认证标志的“烧烤鸡脯”、“麻辣豆干”、“牛板筋”、“棒棒冰”等不合格食品36个品种,共计12563袋(1026公斤),立案55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个。
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李振升说,这些问题零食主要来自关林食品城、火车站食品城和定鼎北路食品批发市场,相关部门已经清查了小作坊生产的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三无”小食品和无QS认证食品,从源头治理整治小食品市场,堵住假冒伪劣、不合格食品的销售渠道,有力保证了学校门口的食品安全。
李振升说,夏季高温炎热,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多发期,提醒家长加强孩子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主动远离各类不卫生的问题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