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月刊》和《读者》两本杂志刊发的关于“兵妈妈”及其家人的虚假文章——《一次感动》。 |
|
“兵妈妈”乔文娟最近时常坐卧不安。
一名职业写手未经采访编出一篇文章,把她的家庭状况描述得潦倒不堪,又把她的拥军事迹“拔高”得离了谱,发表在《杂文月刊》上。这篇严重失实的文章被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转载,使她和家人被重重误解包围。
震惊:
不期而至的《一次感动》
7月21日,乔文娟从一名上海网友处获悉,2007年第15期《读者》上有一篇文章《一次感动》,写的是她和爱人张建民的故事。她赶紧买到了那期《读者》,一看文章,她又惊又气。
《一次感动》2000字左右,署名“张鸣跃”。作者以第一人称写道:
“2000年,我写过一个兵妈妈的故事……在(1998年)抗洪中,她用为女儿借来的上大学的2000元学费给一线子弟兵买了雨衣。”
“时过6年,再回洛阳,兵妈妈的名字竟如雷贯耳……她认了176个兵儿子,她救助了700多个灾民和患病战士……”
“我去了她家……旧楼破屋……屋里比6年前更寒酸,简陋得连一般家庭都不如,板床木柜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她不在,她那退休又打工的丈夫在用煤球炉做饭……50多岁的老人,在兵妈妈背后苦苦撑着这个穷家的老人,他的脸上褶皱纵横,他的两手肿大皴裂,他憨憨地笑着……”
这个“所有报道和所有人口中都没提到过”的“老人”,把一个上了锁的大木箱打开给“我”看,里面是“全国各地的火车票汽车票、汇往全国各地及几十个部队的汇款单、爱心捐款的证书”,“都贴在白纸上,写上了每次的事由和用钱数目,有为患病的士兵到处寻医问药的,有看望全国各地的兵儿子及帮扶其穷困家庭的……”
原来,因为“25年前一次生气”,“老人”要求“兵妈妈”每次做好事的钱都要“凭据报销”,后来“不再和她算账了,但她凭据报销已成习惯了。他继续保存这些,想看看两个人一生到底能为人们做多少好事……”
在文章末尾,“老人”告诉“我”这些凭据的总数是“43.8656万元”,也就是说,“月收入从未上过千元的一对夫妻,25年献爱心40多万元”。“我”真的感动了,因为“兵妈妈乔文娟的名字已传遍海内外,却少有人知道那个把所有苦和乐都锁在箱子里的男人张建民……”
愤怒:
这是对事实的歪曲!
“这篇文章太虚假了,简直是对事实的歪曲,连我自己看了都难以忍受,别人看了又会怎么议论呢?!”乔文娟说,想到这篇失实文章可能产生的恶劣效果,她当时气得浑身发抖。
那么,文章中被歪曲的事实,原本是怎样的呢?
——1998年,乔文娟听说前方抗洪的“铁军”战士吃不上饭、喝不到水,于是匿名将2000元钱送到了“铁军”防汛指挥部以助其救急。这2000元钱确实是她为女儿上大学准备的,但不是借来的,而是女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的。
——她是救助过一些困难群众和患病战士,但救助人数没有多到“700多个”,也从没救助过“灾民”。
——她家住的是原单位河柴集团1996年盖的家属楼;当年入住时,在亲友的资助下,她家里几乎换了全套的新家具;从10多年前开始,她家里做饭就用上了液化气。整个家居条件属中等水平,绝不是“旧楼破屋”、“比6年前更寒酸”。
——她爱人张建民今年55岁,身体健康,是河柴集团的一名中层干部,根本没有“退休又打工”,也不是“脸上褶皱纵横,两手肿大皴裂”的样子。
——这么多年来,张建民对她的拥军事业默默地给予了很大支持,但并未刻意为她保存一大箱子凭据。事实上,是乔文娟平时习惯性地把部分凭据保存在一个月饼盒里。
——所谓“月收入从未上过千元的一对夫妻,25年献爱心40多万元”,完全是无稽之谈!她和爱人都是工薪阶层,就算平时不吃不喝,也难攒下40多万元积蓄去做好事呀!
…… ……
7月23日,按照《读者》的转载提示,乔文娟找到了最早刊发《一次感动》的《杂文月刊》(2007年6月上期),一看更是气得险些晕过去——张鸣跃发表在这里的原文,连她的家庭地址都披露得一清二楚!
影响:
从网络到现实的重重误解
正如乔文娟担心的那样,《一次感动》很快就给她和家人带来一连串的负面影响:
一些外地人看到文章后,在乔文娟的博客上留言,表示要为她捐款,因为在不知情的他们看来,乔文娟和爱人是“为了拥军事业才如此潦倒不堪”的。乔文娟赶紧向他们说明真相,谢绝捐款。
爱人张建民一到单位,就有同事开玩笑——
“张哥,你啥时候退了休出去打工了?”
“老张,来看看你的手,是不是肿大皴裂了?”
…… ……
这些并非恶意的玩笑,却让张建民十分难堪。
而乔文娟身边也出现了一些让她伤心的流言——
“她为什么要在杂志上弄虚作假,把自己家里说得那么可怜?”
“她做这么多好事,是不是别有用心啊?”
还有一些了解她的人,虽然对她的人品深信不疑,但也纷纷打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只得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看到那一期《读者》后,也打回来电话问:“妈妈,咱家怎么被人在《读者》上恶心成了那样,这可是全国发行量上千万的杂志呀……”
在来自网络和现实的重重误解的包围下,她和爱人连续好几天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追查:
原来是职业写手“闭门造车”
在努力平复心情的过程中,乔文娟回想起了一件往事:2000年,曾经有一名自称叫“张鸣跃”的“记者”带着一名叫“小丽”的“学生记者”来家里采访她,临走时要走了她的几张照片,此后再无音信。
“张鸣跃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几时又来过我家采访了?他为什么要编造这样的文章?”
(下转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