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解放思想同当前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破解难题,是自上而下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要求和期待。
但是,时下少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的等上面拿主意、定调子,满足于按部就班;有的不思进取,满足于得过且过;有的观念陈旧、故步自封,满足于老经验、老办法;有的畏首畏尾、怕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满足于做“太平官”。
对此,可以称时下个别地方和部门的领导班子是“集体不作为”:凡是遇到难事、棘手事,一律不表态不吭声,遇到矛盾绕道走,唯恐因表了态拍了板而担责。他们对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责任也是退避三舍,只求明哲保身。结果基层眼巴巴盼着答复却迟迟没有回音,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日积月累,到了关键时刻依然得不到解决,结果不仅耽误了事业和工作,有的还把小事酿大,最终不可收拾,给党和国家的声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现实中,这类“集体不作为”的现象也确实存在:胡锦涛总书记的“6·25”重要讲话为党的十七大主要精神定了调。按照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开拓进取,积极作为,本应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应有状态。但有的班子该做的决定不做,该拿的大主意不拿,说是要等党的十七大;物价涨幅过大,尤其是房价和食品价格问题已经到了非调控不可的时候了,对此,中央已经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但有的领导班子仍以所谓的尊重市场选择等似是而非的理由按兵不动;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在2010年将正式推开。局部试点,经过试点证明切实可行后再全面铺开,这本是试点的价值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试点城市就可以不作为,一切要等到2010年再说。
倡导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破解难题,摒弃集体不作为的消极状态,是当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各级领导班子迫切需要的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若干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制约,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准确判断、正确把握和有效化解。这就迫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破解难题,克难攻坚,敢于和善于作为。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敢于负责的精神。必须在岗位上积极履行职责,勇于和善于担当责任,化解矛盾,推进工作。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满足于当“传声筒”、“收发员”,甚至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就是失职、惰政。这样的干部即便不腐败也难以令百姓满意。
前几年某地发生的“贪官不臭”现象,值得各级领导班子深思。此地的一名主要官员因为经济问题而锒铛入狱后,居然有不少市民前往探望。调查结果发现,探望者的一种普遍的心态是认为此人为官时“敢负责,善做事”。
这也许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对于贪官,无论他如何“敢负责,善做事”,都要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这是必须坚守的干部制度的底线。但从群众对这位贪官的“同情”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老百姓对领导干部尽职、负责的期盼之深,寄望之重。
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各级领导班子,敢作为必须是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的作为,既不是置党的纪律和相关法律规定于不顾的乱作为、盲目作为,也不是以自己地区的“特殊性”为挡箭牌,不顾中央统一部署,不听中央指挥的“自我例外”式的“自选动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仅仅符合廉洁自律要求是不够的,廉洁守法只是基本要求,如果在岗位上无所作为也不算称职。我们必须既治贪官,又治庸官、懒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事业发展,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慎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