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2版:喜迎十七大 洛阳这5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南起宏图 新区巍然立
旧城年年变 洛都换新颜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9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五年巨变话城市之二
旧城年年变 洛都换新颜
记者 邓德洪 特约记者 孙丽涛 卫正欣 特约通讯员 张培琳
  背景链接

  2004年11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市城区改造领导小组及各城区指挥部。全市450多个旧城改造项目迅猛推进,拆迁面积达973万平方米,新建住宅及商务建筑1138万平方米,中州路、凯旋路、南昌路、王城大道沿线以连片开发态势,形成了一批城市新景观和商业亮点。

  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据不完全统计,过去5年中,以王城大道、城市4个出入口打通工程为标志,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982条574公里;

  新增绿地1410公顷,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470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02%,绿地率达32.59%,人均绿地面积9.49平方米,一大批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建成,形成了城市自然风光带;

  全市“四河三渠”(伊河、洛河、瀍河、涧河,中州渠、大明渠、秦岭防洪渠)得到治理,成为城市亮点;

  先后完成亮化工程153项;

  对市区342座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全部免费开放。

  近年来,洛阳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和“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正朝着“中西部地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阔步迈进。

  过去的5年,洛阳新区建设突飞猛进,旧城改造轰轰烈烈!深刻的变化让本地人激动,也令莅临古都的外地人惊讶——5年,洛阳竟“出落”得如此美丽!

  如果说洛阳新区是横空出世惊世人的话,那么洛北的旧城改造则如家庭装修,让洛阳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馨,使市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今天的洛阳好幸福!

  “王城使者”的感受

  5年来,“王城使者”吴进胜每天用脚底板丈量着旧城“装修”历程。

  吴进胜,41岁,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员工,我市目前唯一一名马拉松赛业余选手。22年来,他每天坚持晨跑20公里以上。长年奔跑,他见证了洛阳每一条道路的成长。面对洛河以北的巨变,他欣喜地感叹道:“这一条条新修的大路,‘跑’得简直比我还快!”

  10年前,他沿途跑过的道路大多是人车混行、坑洼不平,而且早晨少有路灯,他一不小心就会跑进边沟。

  进入新世纪后,又一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了。他跑过的南昌路、西苑路、九都路等均以想象不到的速度,变得宽阔大气。

  2005年4月11日,洛阳道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王城大道北段正式开通。他闻讯特别兴奋,在背心前后自制了两块胸标——前面印的是“王城使者跑向2008年”,后面印的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魅力洛阳欢迎您”。4月17日早上,他从公司出发,沿滨河大道、南昌路、王城大道等路段,一气跑了40多公里!

  “跑在这样的路上,简直是种享受!”吴进胜说,“一想到它们都是在这短短几年内出现的,我就发自内心地热爱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

  “玉面独行”眼中的老城

  洛北巨变,闪耀在洛阳网友“玉面独行”的镜头中,让他找回了古都的韵味和自信。

  “玉面独行”,36岁。5年来,他拍摄了上万张洛阳城市图片,每逢重大节会,他就将这些图片集中传送至新华网等国内知名网站,向世人推介洛阳。

  谁能想到,就在四五年前,他还在为“老城没啥镜头可拍”而苦恼。

  “玉面独行”是一个地道的老城人,在西大街长大。1994年,他开始拍摄这条历史名街,但没过多久,他就沮丧地放下了相机。

  旧城改造让他重新拿起了相机。

  从2002年开始,“玉面独行”惊喜地发现自己有了可拍摄的东西:“几条历史名街都铺上了石板,老宅子得到修复,杂乱无章的建筑统统被拆除,西大街西头,一座气势恢弘的仿古丽京门拔地而起。与此同时,不远处的鼓楼修旧如旧,环绕老城的护城河由‘龙须沟’变成了清流。”

  面对这惊人的变化,“玉面独行”时常游走在几条古街的角角落落,不停地按动快门……

  在流连忘返中,他的内心始终充满了骄傲——

  城北的唐宫东路打通了,一批现代化小区和大型商场建成了……但作为历史风貌控制区,老城的历史街区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复,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听海大爷讲徐家街

  海宝亮今年62岁,家住瀍河乡中窑村徐家街南街。过去,徐家街是一条高低不平的土路,居民如厕要到街上的一座旱厕排队,生活污水往往顺着街边沟,流进街边地势较低的徐家坑。

  这个徐家坑是瀍河回族区臭名昭著的“七坑”之一!它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渗水坑,占地八九十平方米,因年久失修,其渗水能力非常弱,往往积水成潭。因此,这一带晴天臭气熏天,雨天污水四溢,居民苦不堪言。

  去年5月,瀍河回族区有关部门开始改造徐家街:地下铺设了下水管道,路面铺上了水泥,街上的旱厕改造成了水冲公厕;今年4月再整治徐家坑:清淤、打药、抽水,把坑的四周和底部用钢筋混凝土厚厚浇筑,上面新建一座泵站,里面设两台功能强大的排污泵……

  今年夏天,这里看不到污水了,蝇蚊也少多了,大家终于敢坐在自家门口乘凉了。

  没错,所谓旧城改造,正是要“改造一片老城、建设一片新城、繁荣一片商城、服务一方群众”。作为一个老瀍河人,海大爷对此感触尤深。

  “哎呀,现在不管走到哪儿,看到的都是美景,感受到的都是方便,我从早到晚都是乐滋滋的,没想到自己到老了还有这个福气!”海大爷这样说着,笑得一脸灿烂。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