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商务部针对“重庆家乐福事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商业企业不得组织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人身伤害、秩序混乱的限时限量促销,消除安全隐患。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大型超市,没有发现限时限量促销的“身影”。
“最后10分钟,面点半价销售了!”12日晚,记者在某超市熟品销售区听到这样的吆喝声。我们走访一些大型超市发现,限时促销形式往往集中在一些水果、蔬菜、海产品以及现场蒸煮、烘烤等保鲜期很短的食品,还有一些快到期的冷鲜奶。
记者发现,一些限时时间较长的促销形式频频出现在超市的海报中。这种形式往往是将一些特价商品集中在一两天或者三四天时间内销售,一般都能保证在促销期内正常供货,且促销价格并没有与正常销售价格相差得很远。
不过,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以前遇到过“半小时抢1毛钱鸡蛋”等“爆炸性”的限时限量促销,他们为商务部此次叫停叫好。“限时限量抢购,价格确实便宜,但想买的人多了很难抢到,事后常常有被忽悠的感觉。”一位老奶奶说。
根据《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规定,零售商开展限时促销活动的,应当保证商品在促销时段内的充足供应;零售商开展限量促销活动的,应当明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促销商品售完后应即时明示。洛阳王府井百货总经理助理李树旗表示,限时限量促销作为一种促销形式,商家往往选择制造“爆炸点”,其促销价格往往低于成本价,目的就是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
河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洛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席升阳认为,作为一种营销技巧,限时促销本无可厚非,商家有这样的自主权。但商家应该充分估计消费者的购买冲动,使供货和需求得到匹配,而且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重庆家乐福事件”给洛阳商家也敲响了警钟,应该从中进行反思。
(记者 刘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