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子两岁多时,我带他去青年宫广场玩。儿子看到广场上摆放着各种电动玩具,既新奇又兴奋。儿子第一次坐上电动摩托车,不需要大人帮忙,竟开得很自如,那神气的样子惹来众人的夸赞。3分钟很快就到了,我劝他下来,他又哭又闹,怎么也不肯下来。电动玩具老板也插话:“一次2元,5元坐3次。”想想也是,5元钱能干啥?就接着让儿子坐,破涕为笑的儿子又选择了电动车、坦克车,3次下来,我连哄带训的,儿子脸上挂着泪珠极不情愿地离开了。
事后,我想,责任并不在孩子,因为两岁多的孩子,正处于对事物的敏感期,孩子是第一次玩,事先我并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做。所以第二次带他去之前,我先和他说好:“待会儿我们去广场,你想不想坐小汽车呀?”儿子迫不及待地说:“想!”我赶紧说:“妈妈有个要求,这次你只能选一辆车开一次,如果说到做到,妈妈以后就经常带你去。”儿子也许一心想着开车,爽快地答应了。为了表示郑重,我和儿子还拉了钩,强调说话一定要算数。
到了广场,看着儿子兴奋地往前跑,我赶快拉住他,告诉他车只能开一种,所以要选自己最喜欢的车。儿子果真选了自己最喜欢的摩托车开了起来。3分钟结束时,没等他开口说话,我先夸他:“壮壮真棒,说话算数,下次来我们再选一辆车开。”儿子虽然一步一回头,但在我的不断夸赞下,注意力很快转移了。
以后每次到广场,我都不忘玩前先和儿子谈好要求,玩时帮助他选择,玩后不忘夸赞他说话算数,并适当奖励。看着儿子围着一排玩具一圈圈认真挑选的样子,我知道他的内心一定在不断地取舍,所以他总是非常珍惜这一次开车的机会,开得特别认真。有时老板在结束时问他一句:“再开一次吧!”儿子的回答总是响亮而干脆:“我只开一次!”有时玩完还不忘仰起小脸问我:“我说话算数吧!”
仔细想来,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似乎总面临选择和放弃,每次选择和放弃,都是内心取舍的过程,在取舍中我们的心理日益成熟。
如今儿子已4岁多了,广场上玩具的种类不断增多,玩耍的地点也越来越多,王府井、王城公园都是他喜欢去的地方,虽然他偶尔也会撒娇,但只玩一次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儿子变得越来越懂事;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儿子总是非常珍惜每一次选择的机会,玩得既投入又开心;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我很欣慰,儿子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