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4版:娇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老节日,新假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清明、端午、中秋、除夕——
老节日,新假期
文/本报记者 宋 扬
  老节日要成新假期

  国家法定假日有了新调整了!

  最近,这个消息让各路人士议论纷纷。除了呼声甚高的带薪休假和颇具争议的“取消五一黄金周”,让大家一致赞同的便是将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范围。

  以前,除了春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没有一个是假日,清明节、端午节似乎总在忙碌中不知不觉溜走了,而中秋这个团圆的日子,更是让许多人无法团聚。

  好在,以后咱们也能放着假过个节了。虽然,这三个节日只是诸多传统节日中的几个;虽然,除夕休假的代价是黄金周到大年初六就结束,但大家都期盼着,有越来越多的节日能成为名正言顺的假日。

  记者日前采访了洛阳两位民俗专家,听他们讲讲过去洛阳人是咋过这几个节日的,说不定,还能给咱过新假期来一点儿借鉴。

  清明:悲喜交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祭祖。(资料图片)

  这首诗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有关清明的古诗了,清明给大家的印象总是阴沉沉、湿漉漉的,好像不落几滴雨就与那种缅怀故人的氛围不符。的确,记忆中的清明基本没有艳阳高照。

  清明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由于清明与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寒食接近,两者渐渐合二为一,寒食亦成为清明的别称。

  被采访人:刘百灵,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早在东汉时期,洛阳就有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沿袭至今。在唐代洛阳,清明前一日孩子们要在杨树、柳树上系五色绳,清明当天带在身上驱邪。全家人要一起到亲人坟上烧纸、祭奠。在高宗、玄宗执政时期,清明节禁止歌舞,但斗鸡、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拔河、射箭、放风筝等游艺活动比较丰富,踏青更是一种通俗、普遍的过节方式。

  现代人过清明节,扫墓是重头戏。人们一般带着凉菜、馒头、糕点、水果等到亲人的坟头,焚香、烧箔,有的还带上铁锨给坟头添土。洛阳有压纸条的风俗,把白纸条压在坟上或挂在坟边的树枝上,供亡灵御寒。大人也会带孩子郊游、放风筝。

  点评: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坟墓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假日里,不妨带上孩子体验一番悲喜交加,毕竟,现在的孩子对这个节日有点儿陌生。  

  端午:驱恶避邪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 秀《端 午》

  说起端午节,禁不住想起了又甜又糯的粽子,还有平时大家被劝少吃为妙的糖糕和油角子。一想起端午,总要将其和孤傲、正直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

  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于是形成了包粽子的习俗。而赛龙舟则再现了大诗人投江后,悲愤的老百姓争相划舟寻找、打捞其尸体的动人场景。

  被采访人:寇北辰,河南省文史馆馆员

  端午节在洛阳又被称为重午节、蒲节。这天清晨,一起床,人们就纷纷在大门、屋门上插艾叶、柏枝,作避邪之用,具有驱除蚊蝇的功效。大人给幼童们的手腕、脚脖系上五色线,并给他们穿上绣有蟾蜍图案的肚兜,也可以驱走不利之物。另外,这天,人们是要喝雄黄酒的,酒用明矾泡制,大人们用手指蘸酒在幼童的额头画一个“王”字,然后将酒涂在他的手心、脚心、双鬓、胳肢窝等处。小孩还要穿上白底红帮的绿蛤蟆鞋,鞋上绣着醒目的大蛤蟆。香囊,俗称香草布袋,也是这天不可缺少之物,人人都会戴上一个,有粽子形、塔形,鸡心形或小动物形状的,最气派的是绣着“五毒”的大香囊。没有香囊的,就戴个“老驴布袋”,就是一个长方形小袋,里面装上红豆、绿豆、黄豆、扁杂豆、玉米豆五种豆类,还有香草。这时正是石榴花开的时节,讲究一点儿的妇女要在鬓上插石榴花,芳香四溢。

  端午节的食品当然以粽子为主。洛阳人从前吃的粽子多是甜的,包入红枣(普通人家没有豆沙),蘸白糖、蜂蜜或桂花汁吃,香甜可口。端午节走亲戚,特别是媳妇回娘家要掂四样食物作为礼品:粽子、糖糕、油角子和牛舌头麻糖。现在,牛舌头麻糖比较少见了,那是一种类似油饼的油炸食品,也有人用油条代替。需要说明的是,洛阳可没有赛龙舟的习俗。

  点评:端午节的各种物品都包含驱恶避邪的意味,但这个节日的食品可是比较美味的,假日里不妨动手制作几样,全家人一起体味这个传统节日的新意。  

  中秋:月圆人团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秋愿月。(资料图片)

  人们仰望天空中皎如玉盘的明月,期盼与家人团聚的心情分外强烈;远在他乡的游子,借此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就是中秋节,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根据我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象征着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被采访人:寇北辰,河南省文史馆馆员

  洛阳旧时过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蒸枣糕。枣糕就是嵌有红枣的花馍,讲究的人家还会蒸出许多花样和造型。现在中秋流行吃月饼,蒸枣糕的人家已经不多了。中秋这天,在外地的人也会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因为要团圆嘛。到了晚上,人们会祭拜月亮,洛阳话叫“愿月”。这时候,人们要把供桌摆在院子中央,焚香,供上柿子、梨、石榴、葡萄等水果,当然少不了月饼。男人可以不参加拜月,家中主妇要带领家里的女人和小孩向月亮叩首、许愿,并把月饼分给每一个人,回不了家的人也有份。小孩们最喜欢玩的就是吃毛豆角,把煮熟的毛豆角边吃边向屋顶上扔,你猜怎么着?孩子们认为那是在喂月亮里的小玉兔。

  点评:中秋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除了亲人团聚、赏月,竟然还有撒东西的趣味,可现在城市里多是楼房,谁有本事将毛豆角撒到房顶上?不过,一家人又多了个团圆的日子,找乐子的方法肯定多着呢!  

  除夕:辞旧迎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是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年三十”,将这天晚上称为“除夕”。据说,除夕风俗源于先秦的“逐除”,也称岁除。这天,人们要除旧布新,迎喜接福。

  被采访人:刘百灵,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除夕过后就是新年,过年的所有物品应该在这天准备停当。在洛阳,这一天,院落要彻底打扫干净,包括平时很少顾及到的犄角旮旯。贴春联、年画是这天的主要活动内容,各家各户都会在傍晚之前贴上象征喜庆的对联,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年画。这一天,百业封门,各行各业都做好休息的准备了。鞭炮声中,人们焚香祭祖,平时存有芥蒂的亲戚、邻居这晚也会握手言欢,把不愉快留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洛阳没有吃年夜饭的风俗,但人们会守岁。饺子在白天就要包好,只等着初一一大早吃个香喷喷。

  点评:除夕放假,人们有了充裕的时间祈福,将所有的痛苦、恩怨都在这天抛掉,希望来年有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