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郝洋) 商场门前悬挂着各种小彩灯和小饰品的圣诞树、商铺橱窗上贴的圣诞老人头像、超市里摆放在显眼位置出售的圣诞饰品……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然而在我市,最能营造出圣诞节气氛的还是各商家了,他们用各种圣诞饰品装点着这个“洋节”,也带火了自家的生意。不过,这些圣诞饰品大多是无法环保处理的塑料制品,节日一过不少人就会将其扔进垃圾桶。
昨日上午,记者在西工区新都汇、王府井商业区看到,几乎所有商家门前仍摆放着圣诞树、圣诞老人玩偶、圣诞花环等。记者询问了解到,一些小的饰品或挂件大多是“一次性消费品”,节日一过就会被扔进垃圾箱。某店铺一位营业员说,那些价格不菲的大型圣诞树或圣诞老人会被保存起来,来年再用,而小型圣诞饰品价格都不贵,像这种圣诞老人、六角雪花、荧光棒等小挂件每件也就一两块钱,况且每年的流行款式都不同,所以并没有太大的保存价值,一般用完就扔了。
然而,这些圣诞小饰品处理起来却很不容易。市环保局一名姓陈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市面上的圣诞小饰品大多采用塑料或泡沫塑料制成,由于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这类饰品必须采用可降解塑料制作,所以商家普遍采用的是成本较低、但不易降解的普通塑料,其后期处理是个问题。
据了解,商家、市民丢弃的圣诞树、圣诞挂件、圣诞帽、荧光棒等,由于较为分散、数量也不集中,环卫部门很难单独分类进行特殊处理,因此,环卫部门一般也只能按照普通生活垃圾处理。
“制作圣诞饰品的这些材料填埋地下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也很难分解。”这位姓陈的工作人员说,一些圣诞彩灯中的汞等元素,埋入地下则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他建议市民及商家尽量做到循环利用,不要一次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