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洛阳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处理婆媳关系 这些经验可参考
专家“把脉” 拯救精美壁画
今后新建楼房(院)
必须安装“电子眼”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古墓博物馆珍贵壁画墓出现渗水难题
专家“把脉” 拯救精美壁画
记者 陈小伟/文 潘郁/图
  卜千秋壁画墓内脊顶壁画大部分完好。
  博物馆地上防水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如果这两天去古墓博物馆,你会发现该馆玄堂和琼阁之间的地面被挖开了,许多工作人员在现场紧张地忙碌着。原来,这是洛阳古墓博物馆在对西汉时期的卜千秋壁画墓、打鬼图壁画墓和其他两座曹魏时期的壁画墓进行防渗漏保护。据悉,这也是洛阳古墓博物馆自1987年开馆以来,首次对壁画墓实施防渗漏保护,整个保护工程预计本月20日前全部完工。

  珍贵壁画遇到保护难题

  洛阳古墓博物馆建于1987年,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墓葬博物馆,馆内卜千秋壁画墓和打鬼图壁画墓内的壁画是国内目前保存的壁画精品。

  西汉卜千秋壁画墓1976年发现于邙山镇烧沟村以西,其年代为公元前86年至公元前49年,墓室内的后山墙上、脊顶上、墓门内额上绘有“大耳熊面怪兽”、“卜千秋夫妇升仙图”、“仙人王子乔”等壁画;打鬼图壁画墓出土于烧沟村以南,其年代为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8年,墓室内有“驱傩图”、“鸿门宴”、“神虎食旱魃图”等精美壁画。

  这些精美的壁画被学术界和文物考古界誉为国宝级文物。但是,保护好这些精美的壁画一直是我市文物界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这些壁画需要一个恒温、恒湿、避光的环境。

  昨日上午,我们有幸和工作人员一道进入古墓博物馆内的卜千秋壁画墓和打鬼图壁画墓。在灯光的照射下,我们看到墓门内额上有一排亮晶晶的水珠。进入墓室中,我们看到用朱砂红等矿物颜料描绘出来的“卜千秋夫妇升仙图”等壁画,壁画之精美令人赞叹。

  该馆业务部主任李胜军介绍,1987年,这些壁画墓从当时的王城公园一仓库搬至建成的洛阳古墓博物馆地下精品展区。到了2000年,由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保护要求无法达到,洛阳古墓博物馆不得不长久封闭了卜千秋壁画墓和打鬼图壁画墓。李胜军说,去年,中央电视台欲在洛阳古墓博物馆制作一期壁画的专题报道,该馆考虑到保护的重要性,谢绝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虽然对这两个珍贵的壁画墓实施了封闭保护,但每逢下雨,就会有水滴从墓顶渗漏进来。工作人员也观察到,这些年,卜千秋壁画墓、打鬼图壁画墓内的壁画还出现轻微霉变和起痂现象。

  水从哪里来?渗水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渗水成了壁画墓的保护难题。

  慎重确定保护方案

  我们了解到,在实施防渗漏保护前,洛阳古墓博物馆对墓葬是这样保护的:在地面挖一6米多深的大坑,将墓葬原样安放在坑内,然后在墓顶上方浇注混凝土层,其间预留一定厚度的中空层。为了防水,古墓博物馆在混凝土层上部贴上4毫米厚的防水材料,然后铺上三七土(石灰和土的混合物),上面铺上回填土,夯实后再铺10厘米厚的水泥地面。

  由于卜千秋壁画墓、打鬼图壁画墓逢雨就会出现渗水问题,一些防渗专家、文物专家怀疑壁画墓当时原样保护时没有预留中空层,导致雨水从地面渗入墓室。

  于是,专家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这两座壁画墓的上方偏离墓室正中的部位开挖试验坑,看看究竟有没有中空层,也好发现渗水的原因。

  2007年11月初,工作人员在卜千秋壁画墓东部耳室的上方、打鬼图壁画墓西部耳室的上方各挖开了几平方米的坑。挖到一米深后,工作人员发现试验坑内土层水分含量非常高,初挖开时水分达到21%,到底部时已经达到25%,这其实已是泥的含水量了。

  试验坑挖开后,专家排除了墓室上方没有预留中空层的设想,但发现墓室上方出现裂缝,并且在两座墓室的连接部位存在缝隙。专家最终确定,这些裂缝和缝隙就是造成墓室渗水的原因。

  全面实施防水保护

  原因找到了,保护起来就容易多了。

  该馆馆长王爱文介绍说,对两个试验坑的处理方案是:在中空层上部贴4毫米的防水层,再打上三七土,夯实;然后铺上回填土,再夯实。

  在卜千秋壁画墓、打鬼图壁画墓等4座壁画墓的上方总共1000多平方米的地面区域内,保护方案是这样确定的:在距离地面74厘米深的地方,首先铺上60厘米的三七土,夯实;然后浇注4厘米厚的水泥面,水泥面下贴4毫米厚的防水材料,上面再铺上10厘米厚的水泥地面。同时,在琼阁和玄堂之间宽11米的水泥路两边,铺设一条排水沟,地面呈一定的坡度,确保下雨时雨水能顺排水沟排走。

  记者昨日上午在保护工程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往挖开的区域内铺垫三七土,整个保护工程预计1月20日结束。

3上一篇  下一篇4